第二百零五章 迁徒(2 / 3)

大明小人物 临海雪原 262 字 2020-08-22

伴,有他青春年少时暗恋的女子,更有他刚去世的父亲的坟墓。这里有着他太多的牵挂!

老娘做出这个决定,他感到很意外。按说人越老越恋家,有很多老人宁可饿死、冻死也不愿离开故土,但自己的老娘却是个例外!

“娘,您考虑清楚了?”蔡有粮问。

程氏长叹一声,说道“故土难离啊,人老恋家,马老恋栈。娘也不想离开这里,但我得替娃们着想啊。自从地震以后,一天震七八次,地里到处冒黑水,就连村里的地主家都顾不了自己,哪里还指望今年再能种他家的地?眼看在这里活不去了,只有去外地找条活路了。”

“既然要去外地,干嘛非听官府的去莒州,我们可以去南方,去湖广,那里非常富庶,说不定能有条活路。”蔡有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没有路引,你连陕西都出不去,哪里还能去湖广!这次就去莒州!”程氏坚持说道,然后顿了一下,又说道“听说莒州是朝邑的梁大人在做官老爷,到那边梁大人还能咱找个活计做,真要是那样就能有条活路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蔡有粮媳妇,这时忍不住说话了“娘,不能信官差胡说八道,他们就是骗老百姓痛快的迁走。一下子迁往莒州几万人,官老爷哪里能安排得过来。”

“是啊,到那边能不饿死,就算幸运了。”蔡有粮帮腔道。

程氏摇了摇头,非常自信的说道“听说是莒州的梁大人上奏折要安置灾民的。俗话说的好没有金刚钻不敢揽那瓷器活,梁大人既然敢上奏安置灾民,他就早有打算,不然哪个当官的会给自己找这么个大麻烦?这次还是听我的,全家都迁走!”

蔡有粮见老娘下定了决心,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问道“那爹的坟怎么办?”

蔡有粮的父亲去年才过世,按说蔡有粮要在家守孝三年,现在全家迁走如何在父亲坟前守孝?所以蔡有粮才有此一问。

程氏决然的说道“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我相信你爹若是泉下有知也会原谅的。等在那边过得好了,再回来把你爹的坟迁走。”

“那咱家那五亩地呢?”蔡有粮又问。

“全都卖了,换成粮食,路上带着吃!”程氏再次决然地说道。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对于这个七口之家来说,这无异于一场豪赌!

第二天,蔡有粮将五亩地以三十两银子的价格贱卖,全家准备迁往莒州,此消息传出来之后,全村其他五十多户被官府指定要迁走的百姓一片惊讶!众人纷纷来询问程氏问何做出如定决定,程氏将自己的理由说给大家听。最后还对大家说道“俗放说人挪活树挪死,既然眼看着这里没办法活下去了,与其在这里等着冻饿而死,还不如迁往外地,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呢。”

众人也觉得有道理,半个多月前正是因为程氏的坚持,才救了全村老小的性命,蔡家堡村没有一人因地震而死,这一次他们再次信了程氏的话。

村里的铁匠姜守成说道“我家是匠户,一亩地也没有。到哪里都得打铁过日子,官府让我迁,我就迁呗。”

程氏白了他一眼说道“那你也要把铁匠铺子里的值钱东西卖掉,换成粮食与银子。你总不能带着那几百斤的铁疙瘩去莒州吧?”

此话一出,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此时,又有人问“蔡老太太,咱们先迁去看看也行,干吗非要卖地啊,不行咱们还可再回来。”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程氏慢慢地说道“俗话说穷家富路,去莒州要走二三十天的路,吃不饱如何赶路?你家要是有钱粮,可以不卖地。我家可没有多少余粮!再者说了,我既然迁走就不准备回来了,这次地震少说也得三年才能消停。不把地卖了,三年后这些地早就成了无主地被官府收回了。”

原来在明朝,如果土地摞荒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