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长嬴在征得生母宋太后,与相邦长信侯姜仲同意后,发十万囚犯、奴隶,前往岷郡,修建玉垒堤。
但同时,他又下了一道诏令,令王妹殷姮持王节,前往岷郡,主持羌水祭祀,无诏不得返。
为了让这个祭祀足够有排场,他还从少府、奉常、太仆这三个九卿衙门中抽调了一批基层官吏,携带足够的仪仗,一同随行。
此令一出,朝野上下,无不侧目。
关于公主,不管是朝堂还是坊间,猜测都不可谓不多。
大家都知道,昭国这位公主,自从先王去世之后就大病一场,病了好几个月,陪伴她的贵妇都受到传染,死了两个。另外两个虽然侥幸没死,但也躲在含章殿不敢出来,三年下来连个口信都不曾带回家。
后来听说是好了,但她居住的含章殿还是门户紧闭,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只有大王偶尔会去探望。
逢年过节,更是从来看不到这位公主的身影,
相传,太后(至于哪位不知道)曾经问起过公主,但昭王避而不谈,太后也知趣地没多问。
从此以后,公主就成了这宫中的隐形人,大家也很默契地当作没这个人存在。
对于昭王的一系列行为,众人当然不乏猜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公主虽然熬过来了,但或许出现了什么问题?
比如,心智再也不会增长?又或者,不能说话了?再者,面部有疾?
无论哪一种,似乎都是王室的丑事,昭王念在兄妹之情,不处理掉这个妹妹,只是把她关着,不许见外人,免得丢王室颜面,这也情有可原。
既然昭王摆出了这个态度,大家当然要配合,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一个无足轻重的公主罢了,哪里比得上昭王过了三年孝期重要呢?
如今昭王刚好十六,正是少年慕艾的时候,若能为昭王生下长子,比什么都要赚!宋太后不就是所有女人的榜样?
歌伎尚可以成为一国太后,何况其他女子?
正因为昭国上到公卿,下到许多商人、百姓都惦记着送女入宫,盼望能得到大王宠爱。殷长嬴命殷姮去岷郡的事情,便没引起什么波澜。
大家都解读成——公主年纪渐渐长大,再留在外朝不方便,可若回到后宫,被人瞧见,那还不是让王室蒙羞?
与其如此,倒不如远远打发走,眼不见心为净,没看见诏令上都写着“无诏不得返”吗?这和流放有什么区别?只是名头好听而已!
就连护送殷姮的将军容尚也是这么想的。
容尚也有个绰号,叫“裨将军”,因为他从来没当过主帅独领一方,都是轮换着当标、蒙、王三位将军的副将,这个裨将的身份,一领就是二十年。
执行命令,他能做到最好;但让他自己决定一件事,就容易出乱子。
押运囚犯这种任务,容尚轻车熟路,可带公主去岷郡……容尚发誓,他从来没这么头疼过!
公主一直在车里不出来,负责与他打交道的是标宛子和孙伯姬。
这两位妇人一板一眼地表示,这盆花是公主心爱的,不能有损;那盆草是公主所喜的,不能死。
对了,还有那窝狸,更是一只都不能丢。这是要带去岷郡的捕鼠官,丢了信不信岷郡的仓吏和你拼命?
容尚顿时头大如斗。
带上这么多花花草草,还不能出事,路上肯定要耽搁不少时间,万一延误了日子怎么办?
在昭国,“失期”可是重罪,就算他是将军,一旦失期,也会被贬为最低等的城旦,从此以后子子孙孙都不算人,只能算罪奴。
可他又不能像驱赶罪犯奴仆一样驱赶公主,毕竟昭王没真把公主流放,遮羞布还是很足的,公主只是去“主持祭祀”,责任重大。若他真敢对公主不敬,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