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雪月破题(3 / 4)

贰臣 菖蒲君 7385 字 2020-02-15

此,打扰大师清修,罪过罪过”。

僧人并未起身,直接问道“小友此次大考可有收获?”

这话倒真把他问倒了,不知从何答起。崔含章盘腿而坐,沉吟片刻策问篇,破题“文治”吾以‘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上古圣王以文治而名天下岂能无功乎?福兮祸之所伏,然今四境未平,不可不患外敌矣’

话音未落,星空中自北方起急速划过一道火光,群星瞬间暗淡,隐没在这璀璨亮丽下,它拖着长长的尾巴扫过天际,在神秀峰的上空如一道赤练般转瞬即逝。

老僧抬头望去,面色古井无波。看了一眼盘坐的少年,嘴里念叨着“荧荧火光,离离乱惑”随手捻过一撮炉中香灰洒在地上,抬起袖子如蒲扇一般扇过,只见香灰大部分吹走飘落在水潭之中,地上留的香灰因风的原因聚拢在一起,形状古怪恰似刚才天上的火光尾巴,在崔含章的角度看去更像是一把无樱长矛。

老僧入定,一时间两个人就这样对坐无言,打哑谜,大眼瞪小眼。

“修行,修行,修行成佛,在求。悟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老僧思绪缥缈,不由得想到多年来参的禅口。

潺潺水声回荡在这空谷上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含章自小动手能力就强,贫苦出身自然不讲究繁文缛节。

直接拿起地上的茶壶,走到瀑布下接满水后放在火盆架子上,转身去捡一些干燥的树枝做柴火。

崔含章用茶漏盛起开水轻轻淋洗于茶壶上,再打开茶炉,用茶漏装着茶汤注入壶中,然后用壶盖轻轻一扫,茶汤顺流淋满壶身,之后盖上壶盖,再用茶汤浇淋壶身,一股浓郁的茶香立刻飘荡开来。

崔含章所用泡茶之法与世人手法均不同,洗杯、温杯、熏杯,出汤,掌握火候殊为不易,提起茶壶,将泡好的茶为老僧重新注满,随后便给自己倒满。

崔含章看着文绉绉,但喝茶却无半点文气,手腕微扬,将茶拨进张开的口内,姿态是潇洒,豪情粗矿,竟然别有一番洒脱味道。

也许是茶香四溢使人回神,老僧拿起杯子慢慢啜饮热茶,但含章喝入口之后顿觉的舌苔苦涩,口腔滚烫。

老僧面带微笑说道“小友吃不惯山中野茶,多喝两杯慢慢会发觉它的妙处,将茶汤在舌苔,喉间稍作停留,回甘浮现。”

此茶初采摘,深绿暗淡,晾晒自然萎凋然后蒸晒,最后堆在相对通风的暗房里,至颜色完全转变成暗黑色即可泡饮,老僧为了方便保存携带,经常派徒儿们一起用模具压制成饼状,方便我出游之时携带,既解渴消暑又能提神醒脑。

山野粗茶后世风靡太康,神光上下莫不以此茶为佳品珍藏,后市《朝天子》,单道这茶好处

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揪不採叶儿揸,但煮着颜色大。

绝品清奇,难描难画,口儿里常时呷。

醉了时想他,醒来时爱他,原来一篓儿千金价。

老和尚笑语“此茶初饮会口感苦涩,稍后回味甘甜,后道茶香更浓,经久耐泡,送小友两块回去品尝。”

含章这连喝带拿的十分过意不去,多次推脱不掉,便问老僧“不知大师法号,有何需要小子效劳?”

老僧微笑道“孺子可教也,偶遇小友是缘起,好茶赠与有缘人,小友破题一语,刚巧解开了老衲近些时日的心中困惑,老衲有一言相赠,“能以众正,民从之”。”

“学生谨记大师教诲,铭记在心。”

崔含章心中还想着趁月色尚好,继续游览神秀峰,施一长者拜礼后退出茅屋。

虽然一时无法理解这位大师的意思,但想着僧道之流,一向神神秘秘倒也见怪不怪了。

最让含章无法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