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风雪嘉桐关(6 / 7)

贰臣 菖蒲君 12669 字 2020-02-15

折损了两万轻骑兵,四万步兵的情况下,停止了疯狂的厮杀,再次主动后撤。

而神光嘉隆帝听到姚誉报上来己方损失骑兵五万,步兵三万的情况,眼睛都未眨一下。

此役对于神光中路大军而言,经历过临敌初期的忐忑不安后,在冲锋途中就被彻底激发出血性,非但没有被北胡骑兵冲散击溃,反而在犬牙交错的骑军锋线中展现出超过往常训练水准的即战力。

怕死就死得越快,这几乎是每一名新卒在进入姚家边军后,都会被老卒郑重其事告知的第一件事,北胡铁骑不会因为你的怯弱而手下留情。

也许很多神光新卒起先都感触不深,可当他们亲历这场殊死搏杀后,就会很快发现,死人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被箭矢贯穿,被战刀劈杀,被枪矛捅落,久而久之,能够活下来的新卒,就自然而然变成了老卒。

也许内心深处依旧畏惧死亡,这是人之天性,但是起码已经知道,怎么让自己不因畏惧而导致减弱战力,偌大一座战场,也容不得谁悲春伤秋。

天地茫茫,只有你浑身浴血,眼睁睁看着袍泽一个个倒下,甚至有些时候是替你去死,你如何能够畏死?如何对得起那些并肩作战不惜让自己战死换你活下去的兄弟?正所谓袍泽之谊始于生死刹那

嘉隆帝心中不禁有些失望,想着最好能继续拼下去,把北胡主力死死的拖在这里。左右两路应该已经突进北胡境内,沿途扫荡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把草原上散落的部族都斩杀歼灭,断了他们粮草补给,中路大军自然可以步步推进,一路打到幽云城。

中军主力打的是气势,守住势不出错,集腋成裘,如此以来,才能守正出奇,积小胜成大胜。

大战打到这份上,两边都已经弄清楚了,主帅早已不是先前对垒之人。都想用三板斧给对方一个下马威,第一次交手则都以一副不死不休的决心在冲击着彼此的心神。

此次北伐前,嘉隆帝专门派兵部寻访墨家子弟,组建机关营,营造出巨型移动拒马桩,配合重甲步卒的推进。

即便双方杀红眼,但均都是以轻骑为主冲锋,尚未见到北胡骑兵中的重骑。传闻此种重骑战马千里挑一,乃是大宛宝驹与北胡战马杂交混种,爆发力强,持久力远胜当年燕北王麾下的铁浮屠重骑兵,骑兵与战马均负重甲冲锋,全副武装到牙齿,一旦近距离爆发冲撞,绝对是碾压,如摧枯拉朽一般。同时配合着两翼轻骑兵拐子马,往往是最终决战的大杀器。

故嘉隆帝为此也秘密训练了一支万人的特殊重甲骑兵,配备了精心打造的明光铠,手持方天画戟,挥舞之间横扫一片战场,名为神光大戟,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对抗北胡重骑兵。

此前二十年,一直被动防守的神光朝,正式以嘉隆帝御驾亲征的姿态展开了对北胡帝国的强硬进攻,拼不光,耗得起,此役打出了神光朝百年来的底蕴,更是打出了不破幽云誓不还的气势,开启了中原农耕文明对北境游牧民族反击大战的序幕。

有幸跟随圣上御驾亲征的崔含章,人生第一次见识到了战争屠戮。杀人杀到手软,刀刃兵器都磕坏的如锯齿一般,夜里每每回想起战场的厮杀场面,死不瞑目的人头被踩踏入血泥之中,他的内心发生着激烈的蜕变,也许再多的英雄人物在沧海横流面前都显得无力。

此时回味起当初楼师酒酣三巡的醉语

“人之一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最大的幸事是遇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时代才能让那些英雄豪杰,在各自战场上轰轰烈烈,不留遗憾的死去。大的是时代才能让那些枭雄之辈,在庙堂上勾心斗角机关算尽,求名求利求仁求义,各有所求各有所得。风流人物,无论敌我,都尽显风流。”

在城头上极目远眺,他看到一抹鲜红纵马于三军阵前,叫阵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