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师与徒(一)(1 / 2)

月色。

山路。

幽深寂静的夜,被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搅乱。

——嘎吱

布鞋踩在山中的枯枝落叶上,蒲悦真人年逾耄耋,依然健步如飞。

从远处看,却又觉得他步态从容不迫,沉稳坚定。

陆宇紧跟其后,在青城山内漫步,脸上挂着温和淡然的笑,同时张口说着什么,看似一派其乐融融。

但若是贴近,便会发现,师徒正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抱朴子·登涉》曾言,入我山时,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陆宇,我问你,祝曰‘行者’,何谓?”

“印发于内,观照诸身,诸天之灵力,任我接洽,谓之曰‘者’。禅宗有言,我心即禅,万化冥合,心有七窍,其摄总纲,谓之曰‘行’。保得一丝灵光不泯,任去万种智慧纠葛,者为根基,行为楼宇,行者于己身修琼楼,在丹田立仙宫。待到扣临道门,立地成仙——”

陆宇的回答句句切中九字真意,听得老道微微颔首。

但他不知道,陆宇的话,只是说了一半。

老道又问“那我问你,成仙,成的是哪里的仙?”

陆宇立刻就答“一人一山即为仙。入山诵得六甲密祝,登仙习练九字真言。内则启人智慧,外则通灵明幽。待至大成,仙门就在此山中。”

这话答得是九字真言和登仙的辩证关系。

每人就是一座山,入得此山,方才成仙。

这个仙,求的是内我,非是外在。

九字是登仙的手段,不是登仙的根本,唯有内启本身智慧,观照诸我,在心灵和身躯两方面都不断提炼升华,一步步铺就登天大道,最终达到“通灵明幽”的境界,才能于己身开道门。

道门非是一扇外在的门,而是一扇自己的门,故而他言“仙门就在此山中”。

老道的问答稍稍顿了顿。

陆宇对九字真言的精神领会得十分完美。

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回答。

这么看来,这趟出去,他的确获得了不少收获。

可是,仅仅是这些,可还不够。

行者二字你看得透彻,其他的真言呢?

它本身的精神你领悟得完美,它的言外之意呢?

但这些话,迟早是要说的。

如果一直不说,让陆宇心中起了嫌隙,那一直以来的努力,很可能付诸东流。

所以——

你自己亲眼看吧。

恨我也好,怨我也好,师父都接着。

于是,月明林幽,一路无言。

………………………………

心里立下了决心,蒲悦真人的步伐越发地快了。

陆宇感受到了师父的情绪,却没有多说什么。

他了解师父的性格,师父是个执着的人,一旦认定了某条路,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

只有一切水落石出,弄清楚师父究竟背负着些什么,陆宇才能对症下药,彻底将师父从某个使命中解放出来。

而青城山内,肯定藏着什么东西。

这东西,足以解答自己的全部疑惑。

东边开始升起鱼肚白,到了拂晓时分了。

………………………………

晨光熹微,蒲悦真人和陆宇的身形,在一处山洞停下。

这处山洞位于青城山深处,洞口有犬牙交错的岩石,粗看去和普通的山洞并无两样。

但山洞内部有隐约的白光,在陆宇的感知里,山洞中似乎藏着一个大型的阵法。

蒲悦真人没有犹豫,大步走了进去。

陆宇也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