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
还有一些人,因为这个案件,果断的选择离开华夏城。
比方说石头的父母,还有他的一些亲人。
在拿到赔偿款之后,就选择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认可这个判罚结果的。
很多原住民,关心的,未必是案件本身。
而是要看,城主对待他们,是不是公平,是不是和他们唐人一样,一视同仁。
而在这个案件上,城主对待他们原住民,可以说并没有半点的优待。
但是事实上,也没有半点的针对。
城主对双方,都是公平对待的。
这种态度,反倒是让那些原住民,真正的放下心来。
因为,如果城主有意优待他们的话,他们反倒是未必能够真的安心。
这一个案件,似乎只是出现在华夏城里的一个小插曲。
但是对华夏城的意义深远。
这个案件,算是定下了一个基调。
以后碰到这种案件,城主的这个判罚,就会是一个标杆,一种参考。
其实在李愔看来,对周大的判罚,还是过重了。
如果按照后世的刑罚来判罚的话,估计最多判罚六七年。
如果能请到好律师,或者是取得被害者家属谅解的话,甚至都判罚不了这么多年。
但是在这个时代,李愔也只能这么判罚。
不然的话,只怕哪些原住民,真的要闹事了。
最后,也只好这么判了。
而这件事情带来的后续变化就是,华夏城中,多出来一个劳动局。
里面有劳动仲裁。
接下来,所有的用工单位,必须要和雇工签订劳动合同。
与此同时,华夏城也推出了劳动法。
劳动法,就张贴在城中各大显眼的位置。
就连电视台,对此都专门进行了播放。
劳动法的内容,基本上全部都是向着弱势群里的佣工的。
这让那些原住民,非常的感动。
因为他们,绝大多数的,都是佣工。
只有少部分的人,才当上了老板。
然而,就连哪些他们之中的老板,都对城主推出的这个劳动法,推崇备至。
劳动法的推出,劳动局的出现,让那些原住民,彻底的放下心来。
近年来,随着华夏城的不断扩充。
随着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时候,也会碰到那种赖皮的雇主。
故意克扣他们的工钱,或者干脆耍赖。
明明没发的工钱,他们睁着眼说瞎话,就说已经发了。
好多时候,他们都只能被迫忍耐下来。
因为这种事情,很难掰扯清楚。
更何况,他们都不知道到哪里说理去。
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导致好多原住民,对于华夏城,还是存在隔阂的。
但是在劳动局出现之后,这些原住民,对华夏城的归属感,大大增强。
他们感觉到,华夏城的好多商人,或许是歧视他们的。
但是华夏城的城主李愔,并没有歧视他们。
相反的,对待他们,真的算是做到了一视同仁。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原住民,都在学习汉语。
甚至于,他们对新生儿的教育。
除了教给他们自己的语言之外,还同时会教授给他们汉语。
婴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能力是最强的。
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
在这里,如果不会汉语的话,将来的生活,恐怕是会比较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