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引经据典(2 / 2)

三公主都等着呢,对了,差点忘了,还有你许下的那个陈家的小姐,也不少了,总能给咱生个孙子了吧。”

朱元璋是乱世杀出来的,自然清楚富贵这个东西没有永远的,否则哪里轮到他来做江山,不过几百年的国运足够让朱家子孙遍布大明了,他这个老祖宗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这些官员写的奏章就跟科举时候用的文体差不多,习惯性的引经据典用什么微言大义,总之就是私货太多,仿佛就想让皇帝从奏章中看出他们多么学识渊博一般。

朱标闻言点点头,然后从刚才拿来的奏章中抽出了一份,是户部侍郎茹太素的,朱标刚才看的最生气的就是他的,大略一看两万字,其中他娘的只有结尾处两百字概括的三条工作建议是有用的。

朱元璋听后都是点点并没有说什么,在他看来儿子愿意折腾点也没什么,何况都是些小事儿罢了。

吃饱喝足后父子俩出去散步,朱元璋今日是真的轻松了许多,否则这个时候应该还在批阅奏章,毕竟他中间还得召集官员讨论,巴蜀战况也得关注,林林总总的事情耽误下来批阅奏章也就慢了。

朱标认真的说道:“可以下死规定,往后需要批阅的奏报公文必须压在五百字,用字务必简洁明了。”

不过他也看出来自己父皇难的这么高兴,只能顺着了,知子莫若父,朱元璋斜了他一眼说道:“不想陪咱逛,那就赶紧给咱生个孙子,有了孙子咱还巴不得你滚远点儿。”

朱标拍了拍脸颊,他还真忘的差不多了,不过也该办了,最起码李家的拖了太久,也该纳入东宫了,要不李善长可就要拄着拐杖到东宫哭了。

朱元璋也想起往日批阅到深夜抓狂的瞬间,他感觉自己天天批奏章批的都快学富五车了,估计考个举人都够了,实在是看的太多了。

一旁的太监看这个样子赶忙命人去御膳房端来饭菜,老朱闲了一下午都是不饿,喝着小酒看着朱标送来的奏章,朱标则是边吃边说他在沿海还有杭州的见闻。

朱标这个时候也确实准备让常洛华怀孕了,随着他临朝理政东宫的女人将会越来越多,一直没有嫡子,万一哪天喝多了让其中一个怀上了可就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