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三年,二月初一。
长安城,太极宫,太极殿,大朝会。
这次的大朝会和之前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完全不一样。
不管是大唐的朝臣还是外来的使臣,都在静静等待着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到来。
大唐的群臣基本都知道了,高昌国,基本要完了。
而各国使臣对接下来的要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只是在内心里祈祷,战火不要殃及到他们身上。
这其中也包括了刚刚成为突厥主导的薛延陀,一直幻想着代替吐蕃统一高原的吐谷浑等一些较大的势力。
别看他们时不时的回挑衅大唐一下,但他们心里都清楚,真的等到大唐要对他们主动出兵的时候,他们离灭国已经不远了。
在众人的等待中,大唐皇帝李世民昂首阔步走上了那个专属他的御座。稳稳的坐了下来。
待李世民坐稳后,一声多年不变的尖锐声音传了出来“大朝会开始,众臣工觐见!”
李世民用他那虎目扫了一遍底下正在行礼的众人,用他那低沉的声音开口道“众爱卿平身,今日可有人有本要奏?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宰相房玄龄出列说道。
“房爱卿所奏何事?此次大朝会,先解决藩属国问题。其余问题过后再提。”
李世民先交代了一声。
其实这句话就是说给各国使臣听得。
每次大朝会要谈论什么问题,皇帝和大臣早就商量好了。
只有那些小官小吏所提的芝麻蒜皮的小事,像什么长安县,万年县县令汇报一下工作啊;像什么给事中弹劾某某某了。这种小事才是没有商量的。
“启禀陛下,臣所说之事正是高句丽与百济之事。前去两国传旨的使臣如今已带着两国国主的请罪信回来了。”
房玄龄说道。
“呈上来!”
李世民回答道。
一位内侍快步走下高台,从宰相房玄龄手中,接过那两封请罪信。转身快步走上高台,呈给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没有接,而是用他那双虎目在各国使臣中来回扫视。
所有的藩国使臣没有一个敢接触李世民的目光,两头深深的低下。
扫视了一圈后,李世民直接对着内侍说道“念!”
“伟大的大唐皇帝,天可汗。臣高句丽王高建武惶恐。”
“接到天可汗旨意,臣自当遵命。即刻停止对新罗的攻击。并向新罗善德女王道歉。”
“臣谨遵天可汗旨意,如果新罗不侵犯高句丽边境,高句丽不会再对新罗用兵。与邻国新罗,百济,和平发展,共同进步。”
“贞观十三年万国朝圣期间,臣高建武因与百济,新罗三国混战,没有前往圣朝拜见天可汗。臣日不能食,夜不能寐。倍感惶恐。”
“待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进入和平共处阶段,臣高建武自当亲自前往圣城,向伟大的天可汗请罪。”
“罪臣,大唐辽东郡王,高句丽王高建武拜上。”
内侍用他们那一类人特有的尖锐的嗓音念完了高句丽王高建武的请罪信。又拿起百济王扶余璋的请罪信念了起来。
内容与高建武的请罪信一般无二。就像出自一个人的手中一般。
满篇都是华丽的请罪词,态度放的很低,很低。看似给足了大唐皇帝李世民面子,完全按照李世民的旨意行事。
但两篇请罪词都特别强调了两点。
第一,并不是高句丽和百济联合攻击新罗国,而是三国正在混战。
这一点,没有准确的消息,真假谁也不知道。
反正新罗也好,高句丽,百济也罢,所说的都是一面之词。
第二,在新罗不侵犯他们边境的情况下,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