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灭六国简单尔(4 / 7)

诸天邪武 奶酪不好吃 9568 字 2021-04-22

济发展缓慢,国无贤臣良将,军无奋进战斗之志,徒具东方强国的虚名罢了。

寒国,三晋中最弱的一方,到了现在寒国的疆域已经缩小到只剩下都城阳翟与其周围10多个中小城邑,可以说算是名存实亡了。

魏国虽然也曾经历过战国初期最强盛的时期,它据有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广大地区,疆域之内山河纵横,形势险要,但由于它阻扼秦东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为秦之首要对手,特别是自魏惠王以来,不断被秦战败,疆域日渐缩小。

到了如今,正当魏安厘王晚期,国势衰弱,已无法与大秦抗衡。

赵国地处中原之北,方圆2000里,也是北方之强国。

在赵武灵王时,倡导胡服骑射,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国势为之一振。

赵国北拒匈奴,难免抵挡大秦,是为数不多可与秦抗衡的国家,但赵武灵王死后,赵屡被秦兵攻伐,对本国良将廉颇、李牧等不予任用,竟听信谗言妄加诛黜,赵王的这种昏庸无能,已经无法与大秦相抗衡了。

燕国,春秋初期尚属极弱小之国,到燕昭王时,励精图治,疆域扩大,国力日强,曾北至辽东,西至上谷,南与齐、赵接壤。

到燕王喜当政时期,非但不与近邻赵、齐修好,且常常发动混战,劳民伤财,国力损耗巨大,到了现在直接成为六国之中略强于韩的弱小之国。

楚国,自春秋至战国始终未失其南方大国之地位,领有疆域5000里,带甲百万,地大物博,粟支10年,为诸侯国中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国。

但自武安君攻陷楚都后,楚国势力大大减弱,国都被迫迁于陈地,以后又再迁于巨阳与寿春。

都城多次被迫迁移,大大挫伤了楚国的民心士气。

楚考烈王当政的前后,楚国实际上已徒具强楚之名,远远无法与大秦相匹敌。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

到了大王即位时,关东六国都已衰败,唯独秦国越来越强。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来长期的争霸、兼并,天下逐渐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六国日渐没落、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秦国统一天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所以,在下觉得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可以出兵了!”

苏阳简单的阐述下关东六国衰落与大秦崛起的缘由,听得嬴政和群臣直点头。

“那国师以为先出兵那个国家为好?”

嬴政又问。

苏阳也不怯场,当场回答道“灭六国,需先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今六国对于强大的秦国已经起了戒心,暗中结成攻守相望的盟约,如果此时出兵攻打任意一个国家的话,很容易因为六国群起而攻之的。

大秦虽说强盛,但面对六国的联合还是有些吃力。

我觉得应该先用间谍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破坏他们的联盟,最好能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

只要燕赵两国战事起来,大秦便可借口援燕抗赵,对赵发起进攻。

对赵的进攻我觉得可以从三面出手,分别是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但要把进攻的重点指向赵国南部,以陷赵军于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

当然,我们出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夺取太行山之战略要地阏与,使这个早为大秦垂涎的战略要地归于秦国之下。

这样大秦就打开了从西面进攻邯郸的通道。

到时在挥师北上进攻韩阳阏与之北,只要能将这里攻克,邯郸的西北方向就失去了屏障。

接下里大军从南阳出发,攻占邺邑所属之安阳,至此秦军便可推进到邯郸之南,仅与赵都邯郸相隔一条漳水和少数城邑。

不过,大秦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