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兑换银票(3 / 4)

个朝廷第一批发行银票的规模在不知不觉中就几乎翻倍了,喜得管理国库和中央银行的陈总管眉开眼笑的。

在陈总管看来,皇帝沈灵汐这个发行国家自己货币的主意真是太棒了,短短时间就让国库进账一大笔银子,一下国库就充盈起来,这下什么建商业街,什么建商业特区,还有新修水利设施,还有大量扩充军队,这些新政就都有钱去尽快实施了。

陈总管觉得沈灵汐这个皇帝,真的玄武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明君圣君,他现在相信玄武国一定能在沈灵汐这个皇帝的手里尽快恢复国力,甚至开启一代盛世繁华也未可知。

而皇帝沈灵汐觉得第一天的成功,虽然非常值得高兴,不过真正的挑战其实还在后面两天,只有前三天顺利度过,发行新货币才能说顺利成功一半。

还有一半则在三天以后,全额认购银票的时候,那个时候认购量一定会大幅降低,真到那个时候,就要靠存朝廷银票在银行,每个月都会有一些利息这样的政策促进大家认可银票的积极性了。

不过现在还是把注意力聚焦在第二天的认购上,这一夜皇帝沈灵汐睡得也不是很踏实,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坐在御书房中,等待天亮后新一天认购银票的情况传来。

当第一天尝到甜头后,一些百姓还有小的富商地主,纷纷将其他商行的银票兑换成银子,然后拿着银子去银行兑换朝廷的银票。

让沈灵汐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银行刚开门,就再次被一大群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次不仅有几两几十两的小额银票兑换,更是出现了几百几千两的中等额度银票兑换。

从这些兑换的人中,就可以看出,一些建业城中的中产小商人,或者一些小地主,店铺东家掌柜,都加入了兑换的行列中。

而且和昨天不同的是,这些人兑换了银票不会立刻迫不及待的去消费,反而一些转身就把银票又存进了银行准备吃利息。

这个情况让银行的管理内侍有些担忧,不过听到这个消息皇帝沈灵汐却非常的高兴,这说明这些中产阶级的百姓已经开始认同朝廷发行的银票,已经把这种银票当做了财富的储存形式。

而且还有个好处,就是银票可以在银行内流动起来,存进银行的银票可以继续用来给百姓兑换银子,而不用继续加大马力印制新的银票。

这个银票的印制量沈灵汐是有个大概的估计的,以现在玄武国的经济情况看,沈灵汐觉得总共发行最多十亿两的银票就是极限了,如果超过这个数目,玄武国的物价将会飞涨,那个时候朝廷的银票就会大幅贬值。

如果真的形成恶性循环,沈灵汐发行的这个朝廷银票最后就会成为废纸,而整个玄武国就会破产。

所以这个额度是有限的,而且发行总量越晚到达十亿两的数字,朝廷的银票就越有价值,币值就越是坚挺。

当然因为每年都会付给存在银行的银票利息,所以银票贬值是必然的结果,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沈灵汐会大量的激发经济活力,让玄武国的物资也充沛起来。

这样两两相抵,说不定朝廷的银票在十几年中都不会怎么贬值,这种情况就是沈灵汐计划好的最好情况。

为了能够达到这种平衡的状况,沈灵汐要尽量在开始就收紧印制银票的数量,让市场上的朝廷银票始终处于抢手的状态中。

毕竟朝廷的银票持有储存是有利息的,而且价值同银子相等。

而持有银子是没有利息的,而且使用储藏都不方便,这个就注定朝廷银票在价值坚挺的时候,一定是比实物银子更受百姓喜欢的。

在第二天太阳落山以后,五百万两面额的银票成功的被兑换一空,因为有那种立刻就存进银行储存吃利息的银票,所以核酸下来,第二天一共兑换出去七百多万两的银票。

看着满满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