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联系(4 / 4)

革秦 守玄 2455 字 5个月前

个一冬天,虽然死去老者不少,但没有人是因为冻饿死去的。

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于是春寒解冻,少年人们看着自己家里的老者们,热泪盈眶。

老者们齐齐地沉默了。

他们这一冬天做了许多的活计,没拿到多少钱。

冬日里没有饿死,也没有饿瘦。

反而,有些甚至胖了一些,瘦凹的脸庞有了一些肉。

很有一些难以想象。

这世道似乎变了。

他们感觉到一切都陌生了。

然而,陌生的世界还在向前发展。

一座名为“铜铁炉”的冶铁工厂在本地开起来了。

这个地方每天吞吐了大量的木炭。

并且它大量招收工人,说是要冶炼铁器。

并且,是请了咸阳城里的大匠来指导冶炼的。

人们不是太敢进去——此时有拿人命去祭炉的习惯。

虽说这习惯多是楚地的习惯,可这并不代表秦国就没有。

人们这样的担心着。

但还是有年轻人因为工地里开出的高额工分而前赴后继。

他们每日能做足四个半时辰的工,一天能吃三顿饭,相关的,炼炭、采石工

作,都因为这座工厂而被盘活。

大量的丈夫和老者们为这座工厂提供原料,随后工厂里产出一些质量比起咸阳运送过来的器具要差一些的铁器。

这些铁器质量差些,但是能用,所以它在本地,也是很有市场的。

县令那里,一下子订购了两千个铁犁头和一千四百个锄头。

邻县的人似乎也有订单下来。

但更多的是,邻县,那个不产树木的县里面,对本县提出了大量的木炭订单。

这些订单经过农会的组织,以农会对农会。

邻县可以被本县提供大量的优质盐巴。

两个县城互通有无,资源在进行交换。

很多事情,在这种交换之中得到解决。

但还有很多问题,因为这种交换而产生。

陈衡手持账册,看着这一切的运行,把控着账目和交换。

他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

三五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