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朱允炆和方孝孺正在讨论《周官》法度。比起讨论战事,朱允炆更喜欢钻研儒家典籍。
他可以与方孝儒花费几个时辰讨论一个词,花费几天讨论一句话,不管花多少时间,他都觉得他的收益远远比付出的多。
战事则全然相反。花的时间越多,损失越大。不管他有没有丢失任何一个城池,他心中都非常清楚他的一些子民丢掉了生命。
“报!”一个信使急奔入内,“怀来战报!”
太监从气喘吁吁的信使身上嗅到了十万火急的味道,飞速下了阶陛,取了战报,上了阶陛,将战报递给皇上。
看着步步紧逼的战报和战报上的鸡毛,朱允炆有种不好的预感。
自从和朱棣开战以后,他从来就没有过好的预感,打开战报的时候,他永远揪着心,抖着手,喉咙干涩,眼睛发直,似乎他正在打的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
这封战报又给他带来了什么信息?怀来出事了?宋忠死了?那三万将士也……朱允炆的神思在战报的封套上群魔乱舞。
“皇上,打开吧。”方孝儒从旁提醒,虽然他也提心吊胆,但是年长的他更知道安于天命。
朱允炆屏住呼吸,像是封套里面装满了火药,一点微弱的气息就会将之引爆,把他炸得血肉横飞。
他揭开封缄,还没来得及抓住鸡毛,鸡毛就落在地上,他把这视为对不祥预感的确认。
他迟缓的抽出里面的战报,在展开之前又进行了片刻痛苦的挣扎,最终几十个刚劲有力的字出现在他的面前。
“我军大败,宋都督和三万将士战死,仅余指挥庄得率十几人突围。”
战报很简短,朱允炆看了很久,仿佛里面有什么玄机,仿佛败仗可以变成胜仗。
这是南军和燕军第一次最重大的正面交战,这一仗意味着朝廷能不能把朱棣扼制于北平,意味着叛乱的火苗是熄灭还是变成熊熊火焰,还意味着,他的帝位只是摇晃了一下,还是剧烈颠簸。
朱允炆对这一仗赋予了莫大的期望,不是因为他好胜好战,而是因为他想赶紧结束战争,进入一个文治时代。
安定繁荣,歌舞升平是他的梦想。治理国家,管理官员,善待百姓才是他作为皇帝的使命。
他不喜欢战鼓雷鸣,千军万马,不想面对生灵涂炭换来的胜败输赢。
“皇上,您别着急……”方孝孺满头大汗,因为战事失利心焦如焚,却更担心面若死灰的皇上乱了分寸,方孝儒没有了平时的优雅。
“皇上,宣齐泰、黄子澄和梅殷商讨一下吧。”出于习惯,方孝儒从干涩的双唇中挤出这几个字。看到这个坏消息的人越多,它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不坏的消息,群策群力有时确实可以扭转形势。
“宣齐泰、黄子澄、梅殷!”朱允炆重复了方孝孺的话,他的脑子里什么也没有,只能捡现成的。
信像像羽毛一样从他手中缓缓飘落,他陷在针毡一般的龙椅里不再言语。
“皇上,齐尚书会有办法……胜败乃兵家常事……”方孝儒安慰朱允炆,也安慰着自己。
朱允炆没有从方孝儒的话中得到宽慰,他陷入了沉思,一炷香之后才猛然惊觉方学士立在阶陛之下。
“啊……方学士,你在啊……你……遇到过败仗吗?”
“臣……不曾遇到过败仗。臣入朝时,先皇已平定天下。犯我大明者,实乃穷寇和小贼,不足惧矣。”方孝儒老实作答,尽管这个答案表明了他没有败战的经验,他的话将更无法令人信服。
“皇爷爷交给朕一个太平盛世,怎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方孝儒提起先皇,朱允炆的眼泪立即在眼眶中聚集,转了几圈之后肆无忌惮的往外滚。
他想念皇爷爷,想念在皇爷爷身边无忧无虑的看着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