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黑过门(2 / 3)

檐廊下放着几个青花瓷盆,分别种上梅兰菊,打理修剪得宜,平添了许多生机。

奇的是,北面两层小楼向院心中凸出,一层就是个小戏台,这样的格局却是从未见过。

此时,戏班子已经在台上唱了起来,二楼窗户看进去热热闹闹一群神仙般地女儿家正在嬉笑斗牌。

蓁蓁不觉看呆了,当真不是来到了神仙居所吗?

方知,刚才见到的不过是个小丫头,就穿戴得半点不输外头生意人家的小姐,几乎就错认了。自己这番穿戴原以为已算上得了台面,可如今才进院子见到一个丫头,心中已然暗自打鼓。

“姑娘”陈嬷嬷轻轻推了她一下,提醒道“该去请安了”,说着伸手向戏台对面南边的厅堂点了点。

蓁蓁恍然回过神来,理了理衣衫,快步来到厅前站在门槛外站定。

“老太太、太太,叶姑娘来给您二位请安了!”陈嬷嬷满脸堆着笑,拱手站在厅里。

“嗯,来啦?”一个苍老地声音问

陈嬷嬷讪笑着回道“是的,按照黄师傅算的时辰进了门。因老太太、太太、小姐们进晚饭,不敢扰了,在廊下候着呢!”

“把人请进来吧!”幽幽传来了这个沉静似水地声音,声调轻柔却隐含着一种让人不敢造次地威严。

陈嬷嬷转身出来,引着蓁蓁迈过高高地门槛进了厅内,只见厅内摆设素净清雅,八仙桌上堆放着各种果品,墙上挂的是杨太真出浴图。

八仙桌两侧各置一张太师椅,右边坐的是一位精瘦身形老太太,银白头发用少见的翠绿玉簪在脑后挽成发髻。

老太太身着月白长衫,不见多余装饰,手中握着孩童拳头般大小的羊脂玉玩件。握在手中虽看不出样式,只凭垂下来用豆大的蜜蜡、玛瑙、绿玉髓串成坠子和翠绿流苏,也显出这并非是寻常物件。

左边坐着的是太太,银白色地窄脸庞光洁细嫩,头发家常样式挽起不着多余装饰,一眼竟看不出年纪。半新不旧地金丝万字滚边月白长衫罩一件满绣牡丹正红窄肩长褂,耳上佩的是米粒大金刚石耳钉在昏暗的房间中闪耀着,体态得宜端坐在堂中就显出了应有的气度。

往下首两侧分别摆放着椅子和茶案,左侧斜倚了一位年轻妇人,细长凤眼眼神柔媚,指甲是凤仙花染出的鲜艳欲滴,右手轻轻拨弄着茶碗盖子,若有似无看了过来。

“太太好眼光,这位妹妹真是位妙人儿”说完,红唇微启轻轻啜了一口茶。

只见当场并无人应和这位妇人,蓁蓁一转念间大概猜到了这位妇人的来历,恐怕就是家中的那位姨娘。

她略顿了一顿,便越过妇人径直走上前来给老太太、太太见礼,柔声说道“小女叶蓁蓁,给老太太、太太请安!礼数不到之处,请老太太、太太教导”。

“你父亲是叶显笙?”老太太语气轻柔地问。

“回老太太,是的!叶显笙正是家父”

“嗯,你父亲是个有学问的先生,很得人敬重。想来你自小受教,定是有些学问的。不过,女子一生终究以夫君子女最为紧要”

“蓁蓁谨记老太太教诲”

“妹妹为何总低着头呢?”太太看似不经心的一问,蓁蓁立时轻抬下颌,一双妙目怯生生地看向太太。

太太似笑非笑地上下打量着蓁蓁,细细端详一番。

托婆子寻人时,婆子回说,看过许多家姑娘就数叶蓁蓁最为适宜。

太太便问,如何算得上适宜?

婆子说,这姑娘知书达礼、性情柔顺,虽没什么家世但也算得上知根底的清白人家。父亲去世家中只有母亲小妹,若不是因为她父亲去世,度日艰难,这样的姑娘嫁到个中等人家为人妻室也是可以的。现下债主都要上门了,才愿意不计较名份。这样的品貌,日后若能为文家诞下子嗣养在太太您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