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嫁作人妇,不再是当初那个可以与他青梅竹马的恋人。
子圭近来对什么事情都兴趣索然,只在家中写写字、养养花,打发一下时间而已。
省城那边,还是局势不明,几方势力之间角逐日渐激烈,也有邀他去共商大事的。
他却不愿意此时去蹚浑水,几方现在势均力敌,看不出谁的胜算更大。作为文家当家之人,家族求稳最是要紧,没看清楚之前,他不敢轻易站队。
因此,他的策略就是借口身体抱恙,暂且先看看再说。
何松却跑到省城去了,以他的性子来说,没有静观其变这种事儿,他选择的,是胡大人。
胡大人在四大镇守使中,最年长,资历也深,呼声最高。何松过往与胡大人来往也多,这么一想,他当然就投奔去了。
秀竹的哥哥季泽就在胡大人麾下作事,也多次给子圭写信,希望妹夫能够尽早到省城来,一起为胡大人效力。
子圭只推说染了风寒,不便出门,母亲身体又不好,只等过了年再议。
这么说,季泽也就不好再劝。
人都是容易淡忘的,子圭守在家中,老太太、太太又关注着蓁蓁肚子里的孩子,一家人热热闹闹,慢慢地婉贞去世带来的阴霾退去了。
顾家人本来就看着的是子圭这个倚仗,时不时的提起也只是为了让他不忘旧情罢了……
顾夫人热衷于参加文家的种种聚会,说到底是为了给婉洁创造接近子圭的机会,婉洁心中明白,对子圭就只是淡淡地应酬而已,丝毫没有与其母亲一般的心思。
子圭看出婉洁的抗拒,对于这个小姨子就十分尊重,每每看见婉洁总想起去了的婉贞,他觉得看在婉贞的情分上,将来也要替这个小姨子寻段好姻缘,才算尽了心。
太太在照顾蓁蓁安胎一事,倒不像婉贞时那般避之不及。
她专门将陈嬷嬷、薛管家唤到跟前,细细吩咐过,她说“叶姨娘初到文家就有身孕,想来家中之事也尚不熟悉,又难免会有些眼皮子浅的下人们,专干看人下菜碟的事儿。你二位留神着些,文家子嗣要紧,千万照顾周全。”
太太心中明白,蓁蓁初来文家,家世根基又浅,家中下人都是见惯了世故的,若在照顾蓁蓁的功夫上懒怠,蓁蓁也未必会说什么。
时间一长,心思郁结,对胎儿有害无益。
不得不交待清楚了!才能放心。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蓁蓁的性子她也算了解了多半,知书识礼又低调内敛。
如此甚好!
有了太太的照拂,蓁蓁在文家的日子,也就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