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好!”
……
声音渐渐远去。
三轮车哒哒哒的响着,一路出了村。
绿油油的田野中,庄稼地长得正好。
父亲骑着车,轻声说道“白杨,不要听他们的。村里人一天没啥事,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听他们过日子,一天都过不下去!”
“我知道!”
杨白点了点头说道。
村里的人很单纯,也没什么城府。所以他们的喜好都写在脸上。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将嫌贫爱富,攀龙附凤八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张婷婷的父亲张明是个不大不小的包工头,一年也能挣不少。这在杨柳县的贫困村,富裕村里,俨然就是一个成功人士。
村里很多人都喜欢和张明呆在一起,各种奉承话不要钱的捧着。当然,他们也不是没别的想法。家里钱不够,万一有个急用钱的,只要和张明打好交道,到时候就能从张明那里借点钱。
至于杨白家。
靠着几亩地和父亲卖玉米挣钱,都是一些辛苦钱。
村里人也知道老杨家里没啥钱,所以自然也就没人奉承了,甚至因为父亲老实巴交,有些人还会生起调侃心思来。
……
沿着坑洼不平的土路,一直向北。过了旱季成了涓涓细流的黑水河后,父亲骑着三轮车左拐,沿着河边的小路,一直向北。
走了十几分钟后,三轮车停在了一片临路的玉米地前。
这里就是杨白家的玉米地。
靠着马路,看似交通方便,但实际上这种地基本上是属于没人要的那种。
因为在河边,有多的大树。
大树茂密粗壮,其根系发达,早已深入到玉米地中,严重影响玉米的长势。
父亲是老农民,自然知道这种地不好。
但无奈当初分家的时候,爷爷将其他好地分给了杨白的几个叔叔。而等到了父亲这里,就只剩下了这块薄田了。
因为质量不行,所以这片地不能种土豆之类的根茎庄家,也没法种大豆之类的经济作物,只能种玉米,而且还是水果玉米这种短期的。
……
父子二人下了车,走进地里。
不过,刚一进地,父亲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地里的玉米,被人偷了很多。
“看来得晚上过来看着!”
父亲摸了一个被人摘掉的玉米壳子,叹了一口气说道。
杨白心里也挺不爽的。
主要是这年头,谁家也不缺这一块两块钱。但是这块地,却是杨白家里农闲时主要的经济来源。
偷东西的那些人,有可能是路过的,随手摘的。这种人就是手欠,爱占小便宜。
还有一些人,就是村里的。这些人更讨厌,因为村民们基本上都知道地是谁家的。他们偷摘玉米,无非就是看到父亲老实巴交,觉得拿上一些也无所谓,有恃无恐。
“搭个窝棚,我守着吧!”
杨白说道。
父亲走了几步,看到被偷的玉米很多,脸色越发沉默。他叼着一支烟,摇头说道“不用你,我守着就行!”
“您白天还得去卖玉米呢!”
杨白摇头说道“我现在考完试了,反正也没事儿,我来吧!”
“先摘玉米吧,回去再说!”
父亲沉默了片刻后,说道。
随后,父子二人进了玉米地。
四袋玉米,总公有两百多个。一人一个将玉米搬上三轮车后,父亲骑着车,带着杨白和一车玉米,朝着村里回去。
来的时候,下午三点,日头正烈。
回去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父亲叼着一支烟,一边骑着车,一边想着地里的玉米。良久之后,他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