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套入《谷梁》中——
所谓“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儿敬父,弟敬兄,亲者若有过错,该为之隐讳,维护其地位尊严。
而他会喜欢谷梁,正是认其中观点。
刘据心中念头一闪,迟疑之『色』换成了坚定,“此事,据替表兄隐了。”
孙敬声喜道:“多谢表弟。”
刘据又正『色』:“但是,表兄日后莫要再踩踏农田了,农人种田不易。”
孙敬声此时当然是一应下。
刘据便亲自让人带上头豚,一只鸡,外加五百钱,去见了赵调,代孙敬声他致歉,说这些钱财是补偿。
态度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来。
何况,这些钱财能买五亩地的麦了,任谁来看,都要说这些赔礼诚心。
赵调收,只闷声:“我要继续看守庄稼了。”
……
孙敬声得知此事,冷笑爬上脸颊,“算他识相。五百钱,能买全他那破地的麦,尚有余钱。”
另一边,刘彻得知此事,颇为不悦。
不悦点却不是孙敬声踩踏农田,太子包庇,而是——
“手段太稚嫩了,他可去查过那赵调为人?可查过其为何要死守着庄稼?此番放过赵调,会不会造成隐患?可考虑过,究竟是包庇所获利益大,还是大义灭亲所获利益大?”
霍去病跪坐在一旁,平静地回答:“太子才十二岁,若是事事考虑得失,岂不失了仁义?”
刘彻并不认可,“他是太子,能仁,却不能只有仁。仁是他执政的手段,而不能成为他的『性』子。”
刘彻不对此多说,遂跳到另一个话题,“这些天,可寻到精卫是否留下了神迹?是否寻到精卫入燕地的缘由?”
“未有所获。”
不仅找不到神迹缘由,他们连精卫出在燕地哪一处都查到,只知道祂曾进燕都蓟。
刘彻失望,“再加大搜寻力度。若是能借此判断精卫所,下次祂相遇时,便能赢得先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