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跟泉州的各级官员见面。
而之所以选择泉州作为第一个海军军港也是皇帝跟张晓珲一起讨论的结果,泉州正好处于大乾从东北到西南的漫长海岸线的中间位置。
以现代眼光看来,环太平洋的第一岛弧北起的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一直延伸至岛链南端的菲律宾群岛、大巽它群岛,包括了古代视野下的“东洋”和“南洋”两大区域,而腹地狭小的闽南地区,则正好把守在这个枢纽部位上,连通“东洋”和“南洋”的航路都必须从闽南地区经过。
而在历史上的宋元时代,泉州刺桐港号称“世界头号大港”,在当时地位堪比鼎盛时期的纽约港,刺桐港实际上是一个大港群,是以泉州为中心的三个海湾和十二个支港所组成的码头网。
这些海港或为商港、盐港,或为军港、渔港,就如众星拱月一般环绕着在泉州周围,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又互为补充,从而形成这个功能齐全的东方巨港,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各地的商贾云集,川流熙攘,车马辐辏,“可闻万国音”,连夜晚都被无数的火把和油灯照得亮如白昼,因此马可波罗将泉州称为“不夜城”。
但是经过张晓珲这十多天的走访考察,发现现在的泉州离它在另一个时空的“头号世界大港”的辉煌景象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港口仅有少量的商船往来,码头也很简陋,而在张晓珲眼中这一带最适合拿来做军港的海湾也还是一片原始状态。
这倒是正合张晓珲的意,不然搞搬迁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桩麻烦事。
泉州也有水师,说是水师,也就是一个水上治安队的类型,实际兵员不足五百,船舰只有六艘,头领是一名千户,姓邓,三十多岁,原本是陆军将官,因着入伍前是沿海渔民便被调到了此处接替前任,听说泉州来了一位职衔远高于自己的将军便逮着机会来求见,没想到一见之下满心纳闷。
纳闷的不止这位邓千户,泉州如今也设了州府,知府姓赵,四十多岁,出身江南大族,年前他就知晓泉州要来一位将领组建什么远洋海军,朝廷发给他的公文要求尽力配合这位将领的要求,他还以为来人会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可谁想到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
而且这少年人只带着下属和亲兵,并无家眷随行,枉他还费心地给他找了一处这么好的宅邸……并无家眷随行!
赵知府眼前一亮,看向坐在主位正转头跟邓千户说话的张晓珲。
不错!真不错!难怪年级轻轻就得了这般高的职衔!这言谈举止沉稳有度,可见并非浪得虚名,必是有真才实学真本领的。
且这长相身材亦甚为出色,定能入得了自家那眼高于顶的掌上明珠的眼。
赵知府心中暗自欢喜,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掩饰住心里的想法。
要说赵知府这一生也算顺风顺水,家中资财雄厚,是当地排头一号的大族,他自己三十多岁考中了进士,主动要求来到泉州辖下的南安当知县,因政绩不错一路晋升,去年终于成了这泉州的第一把手。
可他也有一样头疼之事,他妻妾四人共生了近十个孩儿,却只活下来四个,最小的是夫人生的嫡女,也是唯一的姑娘,今年已经年满十六岁,本来应该出嫁了的,她却横挑鼻子竖挑眼,有才学的嫌丑,不丑的嫌太笨,高的嫌太瘦矮的嫌太矮,任谁也看不上,眼看着离十八周岁越来越近,急得他们夫妻俩寝食不安。
“张将军,明日下官在府中设宴为将军接风洗尘,还请将军赏光赴宴。”赵知府等张晓珲停下跟泉州守备和邓千户的话头说道。
张晓珲昨天才进的泉州城中,之前一直都是在各个海湾转悠,而他进城后先找到府衙,接待他的是泉州同知,赵知府被别的事情搅住没来得及见他,所以今日才赶紧过来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