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互为援引,而且距离后方都不远,也没有办法断粮道。因为一旦进行敌后的断粮道活动,四面八方就是十几万兵马出来包围那么几千人。
王言打不过去,他们也打不上来,就这么僵持在了这里。这边几乎是停战状态,给了袁绍喘息之机,好好的忏悔自己的鲁莽决定,在每一个黑夜里梦中惊起,抽自己的嘴巴子。
周仓那边倒是比较顺利,因为补给线拉的长,而且主力都顶在黄忠等人这边。他们不敢支援太多人过去,又是冬天,让周仓占了便宜,已经肃清了渤海一大部分,以及一小部分的河间地区。
袁绍那边铁了心当王八耍无赖,王大将军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非要打,那就只能攻城。但攻城的伤亡太大,得不偿失,并不是王言想要的。或者另一个办法,就是他发动更多的军队,荡平周边所有地区,一步步的收缩包围圈,这样的投入又太大,犯不上。
毕竟王言并不着急,真说起来,现在这样相持,对他更有好处。毕竟周仓那边又没有停,等到开春,渤海、河间肯定都能打下来。而且他在这边顶着,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就是保持着正常的冬日活动,甚至连消耗都降了下来。
打仗,说到底还是经济账。不是说王言真的没有办法去扩大战果,去攻击城内的人,只不过现在这样,是最稳妥,最省粮食的一种方式。伤亡小,消耗小,又能一步步的蚕食冀州,虽然抽调了男丁,影响了后方的生产,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至于说最关键的粮草消耗,他原来给的标准就很高,而且这些人的身体都补足了,鸡鸭鱼肉都能吃到,对于纯粮食的消耗就减少了许多。因为打仗的原因,确实是会增加一些,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这种战斗强度,还不至于拉暴后勤。
事实上他一直都没用全力,照这么打,他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且又新得了土地、人口,来年秋天收成会更多。….
王言找到了战争与发展的平衡,让这一次的伐袁之战看起来很轻松。
不过能安稳的发展,谁又愿意打仗?所以王言才会让郭嘉在南边动手。如此南北夹击,袁绍若是分兵,这边的局势就保持不住,若是不分兵,那么就会动摇袁绍的统治,因为那些豪族不会同意。
他们支持着袁绍,结果现在王贼都杀到家门口了,你袁绍竟然不派兵来救?到时候袁绍一样是个完。
所以赵云等人对各处关隘开展了试探性的进攻,不过都被挡住,没能打过去。
军事要地,易守难攻,不是开玩笑的。现代有枪炮的时候,英勇的战士们可以凭借着十几个人,守着一个高地,打退数倍的敌人。
现在同样有弓箭这种远距离的武器,还有高墙硬门,实在难攻。
所以没有办法之下,只得出动廖化。
晋阳城中,郭嘉看着坐在场中的一票战将,说道:“大将军欲破河内,攻兖州,如此南北夹击,覆灭袁绍。子龙多方试探,欲东出太行而不能。为今之计,只得走司隶,绕壶关,直取河内。降兵战力不足,无能远途行军。文远、顺易留守,防降兵有变,亦防袁绍来攻。
子龙、元俭,汝二人往攻河内。补给沿途自筹,切不可掠夺百姓资财。三辅之地绝收,饿殍遍野,人皆相食,万不可扰,可于各地豪族、富户所在筹粮。”
赵云含笑点头:“奉孝安心,吾等晓得如何行事。”
“如此便好,今日整军,杀豕宰羊,明日便发兵南下。宜当从速,迟则生变。元俭深得大将军真传,已得游击之道,孤军深入,若事不成,当沿大河而走,回返冀州。”
廖化应声点头,这些他都知道。
“今大将军与袁绍四十万相据巨鹿,天寒地冻,袁绍守城不出,互为援引,强攻难下。汝二人肩负重任,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