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八章 通判杭州(2 / 5)

论、确定。

授官是从后往前读的,这一手拉期待,这帮人用的也是精熟。

乱七八糟的岗位什么都有,正如结束考试樊楼聚会时大家想的那样,有的人去地方做小官,有的人在中央做小官,有的在政务系统内,有的在军务系统内,有的是实权官,有的却是图书馆管理员,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负责工程、马政、统计等等。

一直到了最后三人,范纯仁被任命为武进县知县,冯京被任为汝州通判,王言则是被授为将作监丞、通判杭州。

当然范纯仁跟冯京也有前边的官衔,不过是比王言低一些罢了,都是大理评事。

宋朝的官名是很长的,比如当朝文相‘推忠佐理功臣、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上轻车都尉、平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赐紫金鱼袋’的文彦博。

王言以后加了馆阁的职,再封了勋爵,还有其他的兼职等等,也是一行都写不完全的……

听到被最后念出的有关于自己的安排,王言有些诧异的挑了下眉。他倒是没想到会给他安排到杭州去,现在看来,他这个被保守派的欧阳修收为弟子的有一些改革思想苗头的选手,很受改革派的待见。

所以出此言的原因,在于现在的杭州知州是范仲淹……

随着吏部官员宣布任命结束,又是等了几息,王言等人拱手下跪行大礼:“臣等叩谢官家!”

赵祯又是摆手:“众卿平身。众卿初为官,必要……”

又是一顿官方的套话,要王言等人为国为民、忠君爱国,好好做官,不得贪赃枉法祸乱民生云云。

到这一步,科举的所有流程都已经走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到吏部登记、领了告身文书以及官服,接着就可以各回各家。在上任之前,有一个月左右的假期,让新上任的官员回家去安排事情,一应事务安排妥当以后再去上任。

赵祯笑呵呵的看着肃立在前的王言,问道:“听闻王言早已同扬州通判之女定亲,就等及第以后成婚,是不是要多宽裕一些时间上任?既如此,多与你修养一月。成婚以后,再往杭州赴任便是。”…。。

“但凭官家做主。”

“你才名满天下,今朝登堂入室,做了状元,不知有何感想啊?”

“官家在给臣出题呢。”

“怎么,好大名声的王子言不敢应承?”赵祯有些慵懒的坐在不大的龙椅之上,圆润的脸都是笑容。

王言蹙眉凝思不语,过了几息以后,对着赵祯拱了拱手,随即就在殿内迈开了步子,好像曹子建在世……

左走三步,他朗声说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哗的一声,在场的群臣开始嗡嗡嗡起来。不要以为有钱人、有权人就有多么的高素质,张嘴骂人照样不离妈,聚在一起时也是一样的乱哄哄。

群臣惊讶于王言在这曹植在世的才气与逼格,这样的一副画面,在他们的眼前上演着,他们成了这画面的背景板。再加上令人难以忘记的,王言的年轻,实在是让人忍不住的感叹。也就不由的同身边人小声交流起来,上千人一起交流,可不就是成了菜市场。

赵祯没有制止嘈杂,就坐在那里笑眯眯的看着大宋国宝展示才气。能于闹市不受影响,自然也是令人赞叹的优点,他很期待。

只见王言右走了三步,顿了下脚,随即更大声音的说话。他又是用了发声技巧,声音穿透了群臣的聒噪,余音绕梁。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他说的铿锵有力,铁骨铮铮,甚至带了些许的杀气。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群臣们也安静下来,一时的为王言风采所摄,更为着时间蹉跎的快刀剜着心尖。

“好!”

却是赵祯抚掌叫好,他笑着点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