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拍纪录片(求订阅!)(3 / 4)

的才是主旋律。

他现在已经见惯了风雨,什么都看开了。面对这些小打小闹、不痛不痒地批评,也是澹澹笑之。

新闻联播来了!

那个男人这次霸占了10秒钟!

“本台消息,我国着名作家三月获得了雨果奖,成为了国内首个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人....”

主持人西装革履、精神饱满、字正圆腔地念叨着,背景再次展现了张宣的半身像和一本“发条女孩”。

邵市。

新闻联播是文征每天必看的节目,他能从这里面嗅到很多不同寻常的东西。

守在电视机前看完这一幕,文征忽然开口问旁边的妻子:

“这是第三次了吧?”

廖芸盯着电视上的半身像,用确认地语气说:“是第三次上新闻联播。

前面有两次。一次是他的新书哈利波特和发条女孩引起轰动的时候,第二次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

文征点点头,罕见地发表看法:“了不得。”

随后文征想起什么,又问:“婷婷跟他怎么样了?”

有些话不能跟丈夫明说,廖芸只得叹口气:“就那样吧,你女儿是个死心眼,一心扑在张宣身上,我也不知道她像谁?”

文征听了没做声。

廖芸稍后又直直地看着电视说:“老文,我才40岁出头,要不我们再生一个吧?”

文征知道妻子说的是气话,伸手拍拍她手背,还是没吭声。

“雨果奖!”

温玉放下报纸,对李文栋说:“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这算是咱中国第一了吧?”

李文栋点头又摇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张宣早就第一了。

但想做到公认第一,这人心呐,难!”

温玉问:“你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张宣的场景吗?”

李文栋说:“记得,在香山公墓咱爸坟前,那天还下细雨,我印象深刻。”

温玉又问:“你有想过当时认识的少年会走到这一步么?”

李文栋回答:“有想到。”

“哦?”

温玉好奇:“说说你的看法?”

李文栋伸手摸摸茶杯,认真道:“我当时对他的印象特别好,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老头子到死都记挂着他的手稿,这可以理解为“风声”勾起了我爸的那段战场岁月。”

温玉问:“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李文栋说:“陶歌。”

温玉眼睛睁大几分:“陶歌?”

“对,陶歌。”

李文栋说:“我比陶歌大8岁,咱们在一个院子生活了几十年,也算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

她的脾性我很了解,说一句眼高于顶都不足以形容她的骄傲,一般人入不了她的法眼。

但当时张宣和陶歌的站位、当时陶歌介绍时说是她弟弟,我就明白,陶歌很看重他。

而张宣的家庭背景摆在那,能让陶歌如此欣赏的自然是才华。

所以张宣有如今的非凡成就,我是非常意外,却也不意外。

天才么,历朝历代总会出一些的。”

温玉在脑子里回想一番当时坟前的光景,好像是这样,接着凑头过来问:

“你说陶歌会不会对张宣动心了?”

听到这个问题,李文栋情不自禁笑出了声。

温玉推他一下:“别顾着笑,说说。”

李文栋喝口茶:“这有什么可说的,没必要说。

她天天跟张宣处在一起,现如今正式工作都挂职了,天天帮着张宣打理事情,不是说明了很多问题?”

温玉问:“那陶叔他们?”

李文栋侧看她:“陶叔和婶子应该是还没往这方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