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颇有微词。
但好在少林寺也没有因此摆烂,让汝阳王阴谋进一步得逞,而是积极展开危机公关,把少林和义军的矛盾转化为少林和明教之间的矛盾,在江湖上和民间大肆抹黑明教,宣扬明教恶迹,斥责明教是魔教。
这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之前的舆论,尤其是因为纪晓芙一事,明教和峨眉派大打出手,少林此时发声推波助澜,不但团结了峨眉派,也进一步坐实了魔教恶名。
但汝阳王府却不能容忍少林寺以这种方法“金蝉脱壳”,于是进一步逼迫少林寺站队,还册封少林有些高僧为“提点”、“都提举”等官职。。
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效果的,虽然逼迫了一些有识之士更加不愿和元廷强行捆绑,但也让一些意志不坚的僧人开始犹豫不决,对元廷的招揽变得半推半就起来。
比如以空智为首的一派僧人,就主张和元廷暂时媾和,虚以委蛇;而以空性为首的少壮派则坚决反对向元廷靠拢,主张元廷越是逼迫,越要和鞑子划清界限。
少林方丈空闻态度不明,摆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这事在江湖中虽然隐私,但对于张三丰、灭绝师太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并不算秘密。
因此,灭绝师太才说少林这些年的日子不好过,内部不稳。
也因此,张三丰才判断藏经阁发生这种“以次充好”的状况,是为了防内,而不是为了防外。
张三丰猜测,少林寺是为了防止寺内激进分子利用藏经阁做出极端行为,因此才暗度陈仓转移了藏经阁的经书,表面上用这些不值钱的印本掩人耳目。
但其实这并不能解释藏经阁异状。
相对来说,苏乙的猜测判断,反而更能解释这个现象。
苏乙之所以猜到藏经阁异状,是大胆假设,由果推因。
他先假设少林寺高层已猜到圆真身份,并且知道圆真和汝阳王府勾结,然后以此为事实依据,推测会发生什么事情。
苏乙这种假设并非是胡思乱想,而是有很大可能的。
&n,那就是成昆在光明顶上已经被张无忌揭穿本来面目,并且诈死脱身了,后来他死而复生又撺掇少林举办屠狮大会,而整个少林高层居然任他摆布,仿佛傻子一般。
原剧情中给出了牵强解释,说是方丈空闻和空智都被成昆挟持威胁了,但这根本说不通,既然少林上下都已经知道了成昆是有问题的,怎么还会这么不小心,被他劫持了方丈,然后全寺上下都任由摆布?
后来少林又很轻松摆脱成昆控制,也是颇为莫名其妙。
&n还有一点,就是这次少林寺被一窝端了,那摆出金刚伏魔圈大阵,连张无忌都无可奈何的少林三渡跑哪儿去了?
他们就算不在少室山上,但就真成了聋子瞎子,连少林被团灭都不知道?
但如果假设少林高层是知道圆真和汝阳王府勾结,甚至是默许这种情况,那就说得通了。
少林一方面想摆脱元廷绑定,另一方面面对汝阳王步步紧逼,又十分为难,甚至寺内都出现不同声音,有分裂征兆,让方丈空闻十分为难。
这个时候也许是圆真主动请缨暗中和汝阳王府暗中联络,也许是空闻等高层通过“围攻光明顶”这件事看出了圆真的蹊跷,洞悉了他暗中立场,或者还有其他可能。
总之,就是圆真的身份在少林高层眼中暴露了。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最多只是一部分,像是空性这种“抗元派”,绝不可能知道的。
这样一来,也就能解释圆真作为后辈随少林众僧齐赴西域,为什么能擅自脱离大部队,频繁进出光明顶密道这件事了。
因为这是被默许的,或者是和空智心照不宣的事情。
这也就能解释原剧情中圆真假死脱身后回到少林依然可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