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局势(2 / 4)

坐三个时辰,然后召集儿女部下,泣血发誓,要马踏大都,割下伪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人头!

惨痛的现实让汝阳王所有的侥幸都破灭,终于彻底清醒过来。

他又成了那个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蒙古王爷,冷酷、暴烈、大胆、聪慧……

他总结并反省了自己这段时间的过失,决定振作精神,重新开始。

第一步正名。

他打着“诛伪帝、正朝纲”的旗号向元廷宣战,对外坚称是伪帝弑父,大逆不道,还把罪名推到汝阳王头上,理由是新皇之前就有过一次造反逼宫的经历。

这个说法其实很有市场,毕竟汝阳王之前是坚定的保皇党,反倒是太子和汝阳王的政敌走得很近,太子上位对汝阳王府来说也绝不是什么好事。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二步肃清整顿。

汝阳王把之前准备送给元廷表达诚意的“叛徒们”全都杀了,并且对内部展开了整顿,加强了他对军队的控制,给自己的儿女更多的权利。

王保保控制了更多军队,而赵敏则主动接手了情报和外交方面的工作。

第三步是稳定后方。

汝阳王给关先生和甘陕地带的义军都送了礼物,写了信,信中软硬皆施,说服这些人在他和元廷打仗时不要进攻他,否则必然会遭到他百倍报复。

其实赵敏和王保保是建议汝阳王和关先生联手的,但却被汝阳王失口否决,他认为若是能打赢大都,他说不定还可以另扶新帝上位,继续回到蒙古阵营。

但若是跟反贼联合攻打元廷,那就真的是彻底自决于草原了。

汝阳王恨透了杀他全家的新皇,但同样也恨透了算计他的苏乙,只是这份恨意不但被他深埋心底,而且尽量在赵敏和王保保面前澹化。

因为他很清楚,一个能深入皇宫大内掳走皇帝的狂徒,汝阳王府在他眼中又算得了什么?

除非是时来运转,否则找苏乙报仇这件事情,基本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更别提,他不得不为更坏的局面做打算。

如果时局败坏,汝阳王府到了存亡之际,到时候唯一能帮他们的,就是这个算计他们的苏乙了。

在皇帝被杀这件事的背后,苏乙、张三丰和灭绝师太三人杀入皇宫大内的丰功伟绩被被彻底澹化了,甚至是只字不提,因为这件事若是到处宣扬的话,对元廷威望和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

各派群雄今天聚在一起,其中一个议题就是要不要把这件事大肆宣扬,打击元廷威望,振奋各路义军的士气,同时也能打响各派联军的名头,吸引更多好汉义士来投。

但这件事被苏乙否决了。

不是因为低调,而是因为眼下汝阳王和元廷之间的关系如烈火烹油,一点就着。

这个时候你跳出来宣称对弑君的事情负责,岂非是在为汝阳王府开脱?

一旦那边双方的“有识之士”再借机努力一把,让双方达成和解,一致对外,那苏乙之前的努力就白做了。

因此苏乙的策略还是一动不如一静,趁此机会继续积蓄力量,等待天时。

群雄认可苏乙的判断,但都觉得十分惋惜。

因为若真是有了“弑君”的名头,必然会让天下英雄对七派联军趋之若鹜,对义军的壮大好处很大,而且苏乙等人的个人威望也将得到质的提升。

还有个议题便是关于关先生。

前段说到关先生本打算大军开拔北上,去草原上撒野,直捣上都王庭。

原剧情中关先生也是这么做的,他打下了上都后,又转战东北,最后还攻破高丽王庭。

但随着元廷皇帝被刺的消息传来,关先生却改变了主意。

他决定暂时留下来,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