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的日子。
早上三点不到,便宜老娘就进了王立冬的屋里。
四点,一家子就到了京师的贡院门口,不过比他们来的早的大有人在,此时贡院门口已经乌泱泱站了几百号考生和家属。
等到五点,王立冬在其父其母那殷殷期盼的眼神中,左右手各提一个半米高的特制考篮,排队进了开封府的贡院。
身体健壮的弊端出来了,要是换做以前,齐母最多会准备一个小篮子,毕竟多了前身拎不动,可如今他有的是力气,今天哪怕只是考大半天就能出来,也是准备了两天的吃食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物件。
等核实完考生的信息,搜身检查通过后,王立冬来到一份座号遍览图前,上面标明了各个考生的号舍,以及所在的方位。
很快找到了他的名字,号舍——‘洪八’。
虽然听着有点怪,但不是王八就行。
没一会儿,王立冬就按着标识找到了今后5场考试的座位。
在京师的考生有个优势,从县试开始到会试,除了殿试要进皇宫外,其他三个阶段的考试都在一个考场,最多就是换一个位置.离京师越远的考生越是苦逼,像是云贵这边,按这年代的道路情况,差不多得花三四个月,还得祈祷半路上别遇上大宋的特产——劫道的!
打量了下号舍,宽高和电话亭差不多,深度上要多出小半米。离地半米和离地一米处的墙壁上各有两条凹槽,这是让放木板的地方,下面放木板当板凳,上面的当写字台,晚上要是睡觉可以把上面的那块拆下来放下面,合在一起就能当床了。
王立冬先把2个考篮放一边,从一个布袋里,拿出一把小扫帚,给号舍进行了一次大扫除。顺便检查一下建筑质量,有没漏水或者开裂的地方。
结果让他还是挺满意,没什么大问题。想来几年前建造这家贡院的,应该是个比较实诚的,没怎么偷工减料。
天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衙役们就开始逐个号舍分发试卷。
王立冬拿到试卷,摊开看了看,就是普通的厚纸折本,每页都有红线隔开,封面上还有专门写姓名的地方。
没过一会儿,有两个差役举着一块木板子从号舍前走过,木板子上面,正是这次的考题。
第一天的县试,考的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这种难度,就像是让他做1+1等于几一样.到了下午两点多,终于等到了第五十个交卷的学生后,王立冬跟着大部队出了考场。
考场规定,考完试交了卷子后,但考生不能立刻离开考场,必须等人数达到五十人,由知县亲自取下大门上的封印才可离场,然后知县重新上锁加封。
隔天,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等最后一场考完后的第三天,贡院大门口,不为看向公告栏上贴着的通过县试的名单,仔细从头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看了下来.发现倒数第三个名字正是自家公子的,忙小跑着到了马车前,
“娘娘,国公爷,公子过了。”
齐母推开车门,看着一脸兴奋的不为,高兴道,“是不是案首?”
王立冬翻了个白眼道,给他‘案首’?除非开封府尹疯了,或者这辈子不打算继续在大宋做官了。
“那衡儿排在第几?”
不为支吾半天才蹦出,“倒数第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