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寥寥数语,皇甫惟明却一声长叹。
“大将军,王大将军如何说?”褚羽带着一丝希冀,若说有人能够阻止这一切,王忠嗣便是最大的可能,其他人,还没有在皇甫惟明跟前说教的资格。
“寒冬临近,缺少器械,当以体恤士卒为上!”皇甫惟明走下大石块,将信件投入火盆中,一阵光亮升起,便再也没了踪迹。
“王大将军所言,乃是老成持重之言。”褚羽当然是一百个赞成,但是却不好轻易流露出来,毕竟他是皇甫惟明的副将。
“本将如何不知晓,但有些事情,并不是战场之上可以决定的。背后的牵扯,千丝万缕,不得不多方考虑。”皇甫惟明眼神迷离,若是只知道闷头打仗,最多就是一个合格的将军,无法成为大将军,更加不可能成为元帅。
盖嘉运曾经有多得宠?当时弹劾他的人那么多,依旧稳如泰山。可丢了石堡城,立刻被革职回长安,若非念其为大唐出生入死,恐怕连个富家翁都做不成。
陛下虽然老了,但毕竟是从杀伐中走出来的皇帝,当然知晓石堡城的重要,如今的陇右,完全暴露在吐蕃的刀锋之下。
吐蕃,这个大唐真正的强敌,李隆基不止一次,渴望将其击溃,成为超越太宗皇帝的一代圣主。那样的话,天可汗已经无法形容他,或许,圣可汗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很快,在一次次的打击下,李隆基不得不面对现实,时而选择与吐蕃交好,可往往过不了几年,双方又刀兵相见。
作为一生真正的大敌,李隆基不止一次的想,若是吐蕃生乱该多好,可惜,这么些年,一直不曾有机会。
吐蕃也同样这么想,为何大唐始终这么强,他们不得不把野心藏在心底。
曾经武则天登基,吐蕃上下亢奋不已,他们觉得,机会就要来了。大唐上下,断然是容不下一个女子君临天下,只要打得乱成一锅粥,他们便可以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再将西域小国一一扫平,成为一个可以正面跟大唐硬刚的强大帝国。
可惜,吐蕃的贵族们也失望了,武则天的登场与谢幕,大唐都在平稳中度过,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