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票!”李垣说道。
“好!”掌柜从符袋中取出一沓银票,清点出一沓,放在桌上推给李垣。
李垣一张一张地仔细鉴别,显得非常认真小心。
掌柜也不生气,将青花菇收起来,坐在桌子旁,笑呵呵地看着他。
他是做药材生意的,每天都要接触采药人,知道他们的艰辛。
桑罗府人口多,采药的人也多,像蝗虫过境一样,哪有那么多药好采?
像李垣这样,一下子找到二十多斤青花菇的,多少年也未必能碰到一次,自然要谨慎一些。
李垣清点无误,神情放松下来,拱手说道:“掌柜,再见!”
“以后有货,尽管前来本店,价格咱们好说!”掌柜压低声音:“出门在外,一切小心!”
“好,咱们就这么说定,多谢!”李垣再次抱拳拱手,走出了药铺,前往另一条街上的饭店。
“来三斤牛肉,一只炖山鸡,一条清蒸鱼,两斤好酒,八个炊饼!”李垣豪气地对伙计说。
“一大清早的,吃这么荤腥?”伙计讶异地看了李垣一眼,热情地说道:“您稍等,马上就来!”
“伙计,来一碗鸡汤,六个炊饼!”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走进来,坐在隔壁的一张桌子上,冲李垣点了点头。
李垣点头示意,没有出声。
“看兄台装束,是采药客吧?”大汉问。
“不错,不知兄台从事何种营生?”李垣问。
“宋某以探矿为生!”大汉说道。
“你我皆是劳碌命!”李垣感叹道。
“兄台此言甚是!”大汉点点头,“你也在北境发财?”
“倒也不是!”李垣摇摇头,“我听闻桑罗府境内有五百年凤藤,特意前来寻找,可惜一直不曾得见!”
“兄台应该是被人骗了,若真有五百年凤藤,早就被人采摘了!”大汉摇摇头。
“我也只是怀着一丝侥幸罢了!”李垣说。
“兄台之前,在何处谋生?”大汉问道。
李垣:“南境蛮夷之地,东境山海之滨,西境高山大泽,在下都曾去过!”。
这时,牛肉、炊饼和酒端了上来。
李垣抓起烙饼,夹着牛肉狼吞虎咽。
吃了好几口,才想起来似的,对大汉说道:“一起来?”
“不用客气!”大汉笑着摆摆手。
李垣没再客气,风卷残云似的吃光牛肉,这才倒了一碗酒,仰头一饮而尽,舒服地叹了口气。
大汉食物也端了上来。他很快吃完,起身说道:“兄台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李垣拱拱手。
又等了一会儿,蒸鱼、炖山鸡才端过来。
李垣尝了一下,也不知道山鸡是什么时候炖的,滑嫩可口,鲜美得很。
吃饱喝足,付了银票,红着脸,打着饱嗝,朝镇子北边走去。
大约半个时辰后,他进入山中,绕过一个弯道,看见姓宋的大汉,背着双手站在道路边。
李垣脚步停顿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两个山民,背着背篓,戴着斗笠,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李垣犹豫了一下,走向大汉:“原来是宋兄,真是幸会!”
“听说兄台近日运气奇佳,觅得数十斤青花菇,不知是真是假?”大汉笑着问。
“宋兄这是何意?”李垣一脸警惕,心中却冷笑起来。
刚进入紫罗镇,他就被这人盯上了。在药铺中,也是这人用神识窥探。
这家伙身上的气息,跟之前撞见的六人相似,显然是一伙的。
“最近宋某手头吃紧,想跟兄台借点花销!”大汉说道。
“素昧平生,兄台这样不合适吧?”李垣冷冷地说道,反手拔出长刀,“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