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横扫南洋:越南国王的软弱(2 / 3)

丘陵地区,还有大量的林木资源,包括高价值的黄花梨木,早在两年多前,许远就派了三千多人过来,建立了一个伐木场,已经砍伐了超过8万立方米的黄花梨木,但按照这个趋势,最多再砍十年,岛上的黄花梨木资源,就会基本消耗殆尽,即便伐木工们栽种了不少的黄花梨小树苗,至少也得五十年后才能成材。

正好现代社会那边,有个姓胡的商人,承包并种植了十万亩的黄花梨木,过几年就能成材了,许远试试看花个几十亿,能不能把这十万亩的黄花梨树都买下来,正好补上木材不足的空缺,进而寻求继续垄断黄花梨木家具的卖方市场,毕竟99.9的事情花钱就能办到,实在不行就加钱。

偏题了。

在海南岛的平原地区,建五十座的水稻庄园,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岛上荒芜空闲土地很多。

岛上人口则在百万左右,不算稀少,汉人约占六成,黎、苗、壮等少数民族占四成左右,并形成了汉夷杂居的局面,通婚也常有发生,已经形成了较深的融合,并且服从汉人官府的管理,可以算的上半熟地了。

只有深山中的一些黎人部落,不服官府约束,经常爆发叛乱。

所以许家庄的移民舰队抵达,二十多万的青壮移民登岛之后,建设水稻庄园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合并了不少的本地村落,并在当地千户所官兵的协助下,孙传庭带着五万人的无罪军(这是第二批无罪军),对深山中最强大的几个黎人部落,发起了打击行动,短短五天时间,就取得非常重大的成果。

灭黎人部落四个,俘获两万七千多老少妇孺。

至少数百年都搞定不了的黎人叛乱,经过这次的打击,至少能消停五十年以上。

无罪军伤亡则不足百人。

但作为主帅的孙传庭,依然没有多少的成就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的关注目光,放在了越南的后黎朝身上,开始酝酿着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

不仅要完成在红河平原建立至少30座粮食庄园的目标,也得对后黎朝下一个狠手,给其沉重的一击,令其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形成威胁,不得不承认粮食庄园的存在,不敢采取任何敌对或破坏的行动。

原因非常简单,后黎朝是一个封建国家政权。

即便如今的国王黎维祺是个傀儡,国内的朝政和权利,掌握在权臣郑梉,与另一位封疆大吏阮福源的手中,形成了南北对峙、郑阮纷争的局面,可谓一点实权都没有。

不仅如此,越南的北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占据高平地区的莫朝政权,以及一个占据宣光镇地区的隆平朝。

形成了一个面积才十几万平方公里的王国内,莫、郑、阮、隆平四个互相独立的实力。

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是外部势力,非常适合进行趁虚而入的机遇期。

即便如此,也不能过于小看这个王国。

其总人口约在千万左右。

兵力超过十万。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国民性格顽韧,不会轻易妥协屈服,独立意识极其顽强,无法接受外来势力的统治。

所以孙传庭动了扶持傀儡,挟国王以令越南的心思。

他让人把郑氏集团的郑鸿逵、郑芝豹二人叫了过来(郑家舰队已经倾巢出动,跟着抵达了海南岛,但郑芝龙没有亲自来),开了一个会议,探讨如何拓殖越南,并建立安全并长期稳定的开发机制,降低消耗和损失。

孙传庭对他们道:“二位将军,本将已经让人打探得知,如今的越南国王黎氏,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罢了,天天受到权臣郑氏的欺凌,双方矛盾极多,心中早有不满,我们完全可利用这点,派出五千人的特别行动大军,攻入升龙城,突入王宫,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