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让他有些怀疑,难道自家大都督也是一个只注重形式的官员么? 看着上官仪的样子,杨帆站起身拿起笔,说道:“送你一副字吧,可以把它当为官员的准则,但这只是最高的要求!” 既然上官仪已经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杨帆当然适可而止。 可不能让这样的好苗子变成腹黑的官场老油条。 更主要的是,杨帆知道需要一些时间让上官仪去适应和理解。 听到杨帆的话,站在一旁的上官仪一脸期盼。 对于杨帆的字,上官仪那可是慕名已久,今日有机会一见当然欣喜若狂。 这是一名文人对于知识、文化的尊重和爱慕。 杨帆笑了笑,挥手而出: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这句话出自明朝郭允礼的《官箴》,杨帆很赞同。 虽然杨帆想改变上官仪一根筋的做派,但还是怕他因为自己的一番话而黑化。 所以,杨帆把这些警言送给了他。 杨帆最为擅长瘦金体,笔画清秀,间架方正,字体显得优美动人,又不失庄重清晰,可谓字如其言,字字警醒。 它诠释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公,二是廉…… 意思很明了。 下属敬畏我,不在于我是否严厉而在于我是否廉洁; 百姓拥护我,不在于我是否有才干而在于我办事是否公正。 做事公正则百姓不敢轻慢,廉洁则下属不敢欺蒙。 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权威。 短短的几十字,上官仪却从其中陡然顿悟。 原来自家的大都督并不反对手下清正廉洁,也不反对自己做事,只是要让自己懂得变通一些。 从中,上官仪也感悟到其实做一个好官并不难,唯公正、廉洁而已。 但做一个廉政的好官真的不难么? 上官仪又有些怀疑! 见上官仪一脸钦佩,杨帆笑问道:“有何感想?” 上官仪赞叹道:“大都督这些话字字珠玑,看似简单,做到却是殊为不易。” 杨帆呵呵一笑:“游韶,咱们共勉吧!那么,你认为士农工商排名的说辞是否有失偏颇呢?” “呃……”上官仪怔了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显然,他已经了解了杨帆的用意,就是在引导自己。 如果说原先上官仪对杨帆的说法有些微议,但现在他不敢轻易定论。 士农工商的说辞其实在儒家学派中由来已久,可这真的正确吗? 这段时间在华亭县的见识,让上官仪不敢马上下定论,也没有了刚才的强势。 既然上官议懂得了自己思考,杨帆笑着说道:“走,今天本都督带你出去转转……” 上官仪站起身,说道:“属下遵命!” 虽然手上还有很多事情,但上官仪并没有拒绝。 他倒想看看,杨帆用什么来反驳历朝历代默认的规矩。 看到上官仪有些不服气的样子,杨帆撇撇嘴,也不多说,开门走了出去。 上官仪跟上走了两步,又退了回去。 用炉钩子将炉膛里的蜂窝炉轻轻一转,蜂窝炉的灶口就关了。 空气不通,火焰便小,如此一来,能够节约用煤。 …… 华亭县一天一个变化,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华亭县内的农贸市场。 因为,这个农贸市场与百姓的饭碗息息相关。 华亭县多为沼泽、滩涂地,和其他江南地区比起来并不适用于龙耕。 因此,这里的百姓自古以来都是以捕鱼为生。 在大唐,江南地区海匪横行,渔民过得水深火热,饱一顿,饿一顿也是经常有的事儿。 自从杨
第七百三十八章 循循善诱(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