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朕给你的,才能是你的(求全订)(2 / 3)

绍兴十一年,春,将仙丹吐在西湖的童子,正是眼前的乾帝。

乾帝给了仙丹,所以白素贞以身相许,前来报恩。

仙丹,是白贵的。

而不是他的。

白贵给了,白素贞和他才能有此仙丹。白贵不给,白素贞和他都不能有此仙丹。

如果说白贵只是普通一凡子,吐下仙丹,可以辩解为白贵没有此机缘,没有消化仙丹的福分。

可法海此刻已经明悟白贵亦是修道人,所以此理并不通。

换而言之。

一只蚂蚁不小心搬运了一锭金子,路上有两个行人,行人争抢,先争得的那个人夺走了金子,后来者说要见者有份,五五平分,因为此事,两人结下了仇怨。

但现在白贵不是这只蚂蚁,而是与两个行人相同身份的人,他丢了一锭金子,两个行人即使看到了,也不能前去争抢,因为这锭金子是有主之物,不是什么无主之物。

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机缘看似法海有幸能拿到,可实际上金锭,或者说仙丹,本就是有主之物,不是他能拿到的。

白贵没说吕祖。

这件事,本就是秘而不宣的隐秘,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

但不能明面说,给一点提示,还是能做到的。

他这个科场出身的士子,最懂得避讳之事。什么包藏祸心,暗有所指,都是他闲余之时玩的把戏。

法海渐悟。

他只不过是侥幸涉入此事。

仙丹注定的名额中,就没有他。

有了这个前提,他心中的嗔念也没有了嗔怒的余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小僧险些被痴念所误。”

法海苦笑一声,摇头道。

即使这仙丹他夺到了,他又该以什么东西回报白贵?!

总不能学白素贞吧。

可不学白素贞,他又身无长物,不然也不可能痴念这颗仙丹了。

“这颗灵草也不必给小僧了。”

“还请施主收好。”

见白素贞递来放置灵草的玉盒,法海手捻佛珠,拒绝道。

他转身拄着禅杖,一步一步的离开了。

灵草虽好,可他已经明悟这其中的道理。又有何颜面,再去收下这颗灵草。

“镜花水月,缘中求法。”

“法海禅师,再会了。”

白贵回礼道。

现在法海摆脱了痴念,他也不介意,给法海一点指点。

虽说仙丹与法海无缘,可吕祖和黎山老母,实则暗中将法海当做棋子来用。

只不过这点,白贵没有道明罢了。

话音一落。

法海离开的脚步一顿,似有所悟,他看向西方,看向佛寺,合手施礼,“小僧从有灵性开始,就行善事,做功德事,足足做了六百年。原来佛祖并未抛弃小僧。”

“阿弥陀佛。”

他释然一笑。

看似仙丹与他无缘。

可实则给了他一场造化。

高僧,就理应四大皆空,不受嗔痴影响。

他有善心,行善事,而如今,在这一场造化中,给他种下了善性。这才是他真正的成道机缘。

一颗仙丹,只能增进法力。

白素贞需要渡过情劫,她才能够成仙。

而法海亦然。

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有了善性,他弥补了自己成佛的最后短板。

“老衲谢过官家指点之恩。”

“若官家差遣,老衲必有所报。”

法海回身,对白贵深深一揖。

白贵所言,尽管是浅显的道理,可对于他来说,受益无穷。

这是成道之恩,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