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骑马离开后,我若有所失。夜幕已经降临了,我转身走进客栈门前那橘红色的灯笼光里,这家客栈和旁边的几家客栈,以及马路对面一排驿站,在夜色里像是一座孤岛。 我到底是真穿越来到大唐了,还是只有意识来到大唐了?我已经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也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可我在“函谷酒家客栈”209的房间里,试图靠冥想回到现实时却没有回到现实。 今夜是开元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夜晚,我不但身在异乡,而且身处一千二百九十四年前的冬之夜。今天开始降温了,我下楼向店小二要了一床厚的羊皮被子,夜里盖两床被子才不太很冷了。 第二日清晨,我在客栈一楼买了三个包子吃了,喝了一碗玉米面粘粥,就出了客栈楼,到东面的马棚解开马,向东骑马而行。 往东出了函谷关就又进入平原了,道路又宽阔平坦了一些。我到大唐东都洛阳去哪里游玩啊?在公元七三一年的大唐东都,我没有什么亲友可以去拜访。日上三竿时,我到了洛阳。紫薇城和上阳宫,我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去过那里,在那里和李亨、小娅、李辅国等人,在紫薇城里的皇子公主生活城里的忠王府,一起住了两年。 紫薇城内的乾元殿、宣政殿、五殿、广达楼,上阳宫内的麟趾殿、仙居殿、化成院等宫殿院落,我也比较熟悉,因为我们五护卫陪着李亨,几乎去过皇城的每一个角落。 我是从洛阳城定鼎门骑马进城的,此门是东都洛阳的正南门,进城后就行进在南北大道“天街”上了,这条大道相当于长安城的朱雀大道。 我沿着天街向北骑马而行,身边不断有骑马的邮差或者轻骑兵超我过去,对面也时不时有普通人或官兵快速骑马而过。也有赶着板车的小商贩,或赶着马车的车夫,并行不悖车来车往。 两边的坊间,从各个胡同里时不时地走出来穿着白色衣袍或绿色衣袍的人。我骑马的速度比较慢,因为没要紧事,只是漫无目的地溜达而已。我向北望,规模宏大的紫薇城,和气势宏伟的上阳宫在眼前很清晰了。天街快走到头了,过了洛水河上的三座桥,就会到皇城正南门端门了。 我没有继续往北走,向右看了一眼,右面就是尚善坊了。我下了马牵着马从尚善坊门前经过,因为此坊间有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的宅子,所以外面有较多的卫兵把守。 岐王已经去世五年了,不知道他的家人正在这里住,还是在长安兴庆宫兴庆殿周围的宅子里住,也或许岐王和薛王等王爷的儿子们,有的人住在长安,有的人住在洛阳。 我沿着天街东侧这些坊的门口,牵着马往南走,最南端的明教坊紧靠定鼎门,是从定鼎门进入洛阳城后天街东侧第一个坊。明教坊里面有宋璟的宅子。宋璟这时候指定在家里。因为他在两三个月前刚从尚书右丞相的位子上退休,回到洛阳来养老了。 宋璟在当下的开元十九年,已经六十八岁了,是继姚崇以后的第二任宰相,也是一位贤明宰相,深得唐宋儒士们的崇敬。宋璟从宰相位子上退下后,官拜开府仪同三司,并先后兼任西京留守,尚书右丞等职务。去年裴光庭提出官员升迁要论资历,不应越级提拔,宋璟曾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是没有奏效,李隆基重用谁时就信任谁,别人很难改变他的看法。 我牵着我那匹栗红色骏马,漫无目的地往南走着。明教坊太远,我不想走到那里,我走到修文坊南面了,此坊与南面的安业坊之间的东西路,往东经过四五个坊,就会到南市南门。我牵着马左拐,进入了这条通往南市的东西路。看太阳的位置,现在快正午了,我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我打算到南市里找一家饭馆吃饭。 我到了南市南门的时候,往北看,眼前的市场很大,这市场是洛阳城南、北、西三市中最大的一个市。 这个市场和长安城东市的氛围差不多,门口两侧也是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