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徐川:我对钱不感兴趣~(2 / 4)

将它的各种性质和属性数据录入进了你之前建立的那个化学材料计算模型里面。”

“后面模型更新后,通过超算对材料进行了稳定性的模拟组合,结果还真让我们找到了稳定‘单斜伽马相硫’的材料......”

徐川翻阅着手中的报告文件,在里面看到了稳定‘单斜伽马相硫’的材料。

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物质碳材料中‘石墨’!

万能的碳材料,在这一刻又双叒叕派上了用场。

当然,这次上场的并不止它一个,除了碳材料以外,还有氮和钠材料。

事实上,因为碳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可以与元素形成稳定的键,从而构成有机分子的机理,使用各种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来进行各种化合物之间的稳定是很常见的事情。

在锂硫电池中,使用碳材料来稳定硫的性质也一直都是各大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如果是在其他领域,或许其他实验室早就成功了。

但在电池领域,就完全不同了。

众所周知,完整石墨晶格的非极性表面与极性多硫化物的相互作用较弱,会导致臭名昭着的穿梭效应和较差的硫转化动力学。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锂电池中,这都是无法接受的缺陷,会分别导致电池可能出现高温自燃爆炸和电池容量降低,充放电效率降低等风险。

这两项,可以说是刚好卡在了电池的命门上。

也导致了碳材料,至少石墨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前景算不上多么的光明。

但是在化学材料计算模型的模拟验算中,石墨材料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超算的助力,化学材料计算模型分析出了稳定‘单斜伽马相硫’的材料。

简单的来说,通过在石墨晶格中设计了五边形缺陷,以打破π-共轭的完整性,使局部电子分布同时增强多硫化物的亲和力并加速硫转化动力学。

而DFT计算表明,与完整的石墨晶格相比,五边形缺陷可以打破-共轭的完整性,诱导局部电子分布,从而促进多硫化物的亲和性,降低硫转化障碍,进而从而提高锂硫电池的储能性能。

不止如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川海材料研究所还发现,在实验锂硫电池中,即便是在充放电的反应体系中,有限的生成了LiSn(n>2)化合物这种会破坏电解液的物质,也会因为五边形缺陷的碳材料表面吸附作用而聚集起来,累积在正负极的骨架附近。

这也间接的抑制了锂硫材料中的硫材料穿梭效应,解决了碳材料在锂硫电池中最大的缺陷。

翻过了记载着关于理化性质分析的这一部分,徐川看向了最后锂硫电池的组测试部分。

那些常规的电池循环测试就没必要多说了,基本都在标准之上。

达不到标准,大师熊也不可能来烦恼他。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硫宿主的合成碳材料,在0.1C条件下循环100次后显示出2275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并且在3C条件下循环600次后显示出长期循环稳定性,每次循环仅有0.035%的低容量衰减。

毫无疑问,这项数据为电池的高效催化剂提供了基础。

众所周知,锂硫电池长时间不使用效率是会下降的。

这是锂硫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是一种不可逆反应,因此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电池的容量和性能将受到损失。

但从这项数据来看,五边形缺陷的碳材料在电池中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可以极大的延长电池的放置寿命和使用寿命。

整体来说,这种新型锂硫电池,简直完美!

将手中的实验报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