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徐川:到时候咱俩一起就好了(1 / 4)

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工作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早在锂硫电池完成时候,樊鹏越师兄就已经考虑到了专利申请,论文投稿等各种事宜,也提前安排了进行相关文件和报告的准备。

所以在徐川过去下达了指令后,相关部门的人员就快速的开始了各国专利的申请以及论文的润色投稿,电池厂商的授权之类的事情。

国内的专利申请对于川海材料研究所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毕竟背靠着徐川,简直不要太容易。

至于国际上的专利,负责专利申请的人员表示,如果一切顺利,最长也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锂硫电池和石墨五边形缺陷晶格材料等方面的专利申请,拿到专利号。

这一效率和速度,远超前些年徐川申请人工SEI薄膜的时候。

当然,能有这么快的速度,离不开这些年研究所的关系经营。

专利优先审核对于早已经不是一穷二白小研究所的川海材料来说并不是什么事。

......

对于这些工作,徐川也没太在意。

从川海材料研究所回来后,他默默的打开了自己用来记录一些重要工作事情的笔记本,将化学材料计算数学模型的优化和拓展工作写在了上面。

随着材料的发展和日益庞大,像以往那种依靠实验不断进行试错进行研究的方式迟早会落伍。

而计算材料学,在他看来就是未来材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数学+计算机+材料本身的机理,利用庞大的计算资源来模拟计算和代替原本应该在实验室中的工作,毫无疑问能够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和精力。并且将科研人员从繁琐的实验中解锁出来,用以去思考更多创造性的知识,而不是那些重新性的工作。

在徐川看来,这才应该是科学发展的发现和人类智慧应该体现的地方。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就如同机械化和人工智能化会让无数的工人下岗一般,也让基层的科研人员经历这般的挫折。

但文明的前进的脚步谁也无法阻止,它迟早会到来的。

.......

处理完手上上的一些事情后,徐川又来到了川海网络科技这边。

无论是化学材料计算数学模型,还是他之前突发奇想想给自己弄一个用来帮助自己处理论文和一些日常小事工作‘人工智能小助手’,都离不开这边的帮助。

虽然他弄出来这家公司的初心只是想给川海材料研究所做一个网络安全防护平台。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刘嘉欣的带领下,这家公司在国内的互联网界也有了不小的名气。

尤其是在计算机数学领域和算法领域,川海网络科技这边能接到的业务早就能养活自己了。

敲了敲办公室的门,徐川走了进去。

房间中,刚上班正在看邮件的刘嘉欣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飘起了一抹笑容。

“恭喜你呀,找到了黎曼猜想的思路。”

笑着起身道了一声恭喜,刘嘉欣起身向桌柜旁,从里面取出茶叶准备泡两杯清茶。

徐川摇摇头,道:“这声恭喜太早了,黎曼猜想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难题。”

微微顿了顿,他笑着问道:“说起来,你那边的论文审核情况如何了?”

在弱黎曼猜想之前,占据数学界讨论热度中心的毫无疑问是刘嘉欣投稿的《基于分解基的大整数因子分解算法》论文。

作为P=NP?猜想的核心难题之一,虽然从知名度上来说很难和弱黎曼猜想相比。

但从地位上来说,她投稿的论文和准黎曼猜想处于同一阶梯,都是千禧年难题的核心问题。

而且对于计算机数学来说,《基于分解基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