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SQUID超导量子干涉磁力仪实验室中,在徐川的安排下,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
从星海研究院那边定制运送过的高频辉光板部署在干扰源和测试装置之间,在接入电源后,高频辉光的板中的惰性气体被迅速电离,散发着蓝紫色和粉红色的不同光芒。
这是氩气和氦气在电离后形成的颜色,目的是为了方便观察等离子体在磁极化场中的受影响状态。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高频辉光板中的等离子体均匀的分布在玻璃板内,静止不动。
而当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开始运作的时候,辉光板内的等离子体仿佛磁场中的铁屑一般,受到了磁力的影响开始缓缓的流动起来。
蓝紫色、粉红色的惰性等离子体在这一刻仿佛拥有了形状一般,如同丝丝缕缕的彩虹,在辉光板内流动着。
“磁极化场生成稳定,各项指标已达到要求。”
实验室中,研究人员的汇报声在徐川和欧阳振两人耳边响起,徐川点了点头,下达了指令。
“开启高功率微波攻击。”
“收到!”
攻击实验正式开始,实验室中的工程师在做好了准备后陆续撤离,剩下的工作交给了智能化设备自行处理。
这是一条软硬结合的路线,通过传感器和先进的数学算法,相关的设备可以对高功率微波、辐射、电磁波等各种威胁进行实时监测和做到及时的防护。
随着工作人员完成了最后的调试,高功率微波设备也正式开启,朝着正在运作的辉光板与测试装置袭去。
透过监控设备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高功率微波设备开启的一瞬间,辉光板内的彩色等离子体闪耀了起来。
这是因为当高功率的微波和电磁辐射在进入这团等离子体云后,里面的呈中性的浆状电子就会爆发出能量,从离子状态中脱离出来,成为自由电子。
而随着高能电磁波的持续,越来越多高能的自由电子也会疯狂撞击其它电子—离子单元,从而使更多的电子脱离出来,这些被撞出的电子在被电磁场加速后,也转变成了“炮弹”的角色,形成链式反应,等离子体内的自由电子越来越多,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便是电子雪崩效应。
正是因为电子雪崩效应,等离子体拦截高能微波、电磁波和辐射的攻击才能够成为现实。
因为当等离子体内积聚足够多的自由电子后,从宏观性质上来看,它整体就与金属很像了。
这样一来,辉光板内的等离子体就相当于一张可以屏蔽电磁场的金属网了。
而磁极化子场则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着稳定和控制等离子体墙的职责。
如果没有前者,针对高功率微波和各种辐射的拦截效果会降低很多,如果没有后者,辉光板中的等离子体在遭遇到入射微波和辐射后则会四溢散开,难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两者相辅相成,相映得彰。
布置在后面的测试设备全程保持稳定运行,并未明显受到高功率微波的影响
.......
针对高功率微波和电磁辐射的攻击测试并未进行多久的时间,短短十分钟,就足够看到效果了。
很快,相关的实验数据通过打印机打印了出来,送到了徐川和欧阳振的手中。
从打印出来的报告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输出的高功率微波峰值功率是10W/cm2。
这个级别的微波波束强度已经相当的惊人了。
要知道,当微波束强度达到0.01-1W/cm2,就可使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C3I系统,以及武器系统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及小型计算机系统的芯片受到干扰、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