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陶瓷材料器皿中,一块不到十厘米的银灰色薄片正安静的躺在那里。
这就是他忙碌了整整两天半才成功复刻出来的第一块‘氧化铜基铬银系·室温超导材料’。
带着实验手套,用专门的镊子,小心的将这块薄膜从氩气保护管式炉中取出来,身旁的打下手的研发人员迅速递上了配有缓冲材料的玻璃器皿。
“测试一下这块材料的性能。”
长舒了口气,徐川开口吩咐道。
他没亲自去做检测实验,因为后面还有数块材料在等着他完成后续的流程。
在制造第一块材料的同时,他同步准备了数块材料的制备。
毕竟是时隔十几年的时间再亲手制备室温超导材料,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一次性成功。
按照流程,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同步进行材料的不同阶段处理,多准备几块材料总是没错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能在今天下午得到至少五块‘氧化铜基铬银系·室温超导材料’。
这个数量,哪怕是十几年没动手了的,也应该能够保证里面至少出一块合规品。
现在第一块成品出炉了,剩下的还等着他呢。
所以超导性能的实验测试,只能交给他打下手的其他研究员了。
一旁,担任副手也担任测试员的研究员闵富点了点头,带着制备出来的超导材料朝着另一间实验室走去。
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以来,他作为专门的超导测试人员已经测试过不下两位数的各种材料了。
而这其中,绝大部分制备出来的超导材料仅仅能够实现低温超导,就算是偶尔能够做到液氮环境下的高温超导,也只是极少数。
正当他习惯性的以为这次的材料和平常时没有多大区别的时候,超导电磁测试系统上的数据却让他愣了一下。
一般来说,验证一块新材料是否是超导材料,需要验证两个条件。
第一个是材料是否有零电阻现象。
第二个则是材料是否具备完全抗磁性。
比如电阻测量。
超导材料最基本的超导性质是在超导态下电阻消失,通过在超导材料上施加电流并测量电阻,可以判断材料是否处于超导态。
这期间可以通过测试系统改变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等来测试这份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数据,就是临界温度、临界磁场等等了。
而闵富做的第一组实验,自然是检测徐川制备出来的这块材料,是否具备超导性质了。
临界温度测量实验已经做过了,这次的材料非超导-超导相变的温度在123.8K,也就是零下149.35摄氏度。
这个数值如果是放到十年前,肯定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数据,它已经低于液氮的冷却温度不少了。
毕竟那个时候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才起步不久。
但放到现在,只能说平平无奇了。
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都有152K,临界温度更加的优秀。
让闵富愣住的并不是临界温度,而是另一项参数。
压强测试实验数据!
按照他的习惯,在完成了临界温度测试实验后,他进行的下一项实验是压强性测试。
对于目前超导领域来说,超导材料的压强性研发并不在主流研发路线上。
别看压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热力学维度,材料在高压下会呈现出新奇的结构和性能,一直以来备受物理、材料和化学研究者的关注。
且金属氢、富氢化合物、碳硫化合物等材料一度在高压强下实现了室温超导。
但这些材料实现室温超导的压强,都高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