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第三把开启时代的钥匙(3 / 4)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或偏见,确保审稿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具体来说,审稿人应当避免与作者之间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例如避免直接合作关系、认识作者等等。

大部分的SCI期刊通常都会有一项规定,推荐审稿人不可以与作者是同一个单位。

换句话说,与作者有关系的审稿人都要避嫌,包括同一单位的学者,都是默认属于避开的范畴的。

这一点就像是当初徐川证明霍奇猜想的时候,数学界组织了六位大牛对他的论文进行审核,而审稿人全部避开了普林斯顿的学者。

听到这话,徐川哑然笑了下,摇了摇头,道:“”没什么,避嫌原则虽然说有必要,对于审稿来说,我们只需要确保过程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客观性就足够了。”

“将论文发给我吧,我会给出对应的评审意见的。”

欧阳稷点点头,道:“行,既然这样,我会按照《探索》的审稿邀请流程来走流程。”

“嗯,按照正常流程走就行。”徐川笑着应道。

......

另一边,京城。

太阳已经落下,夜幕逐渐降临,长安街的某间会议室内,一场紧急召开会议正在进行。

从长老院那边出来的邀请,快速的通过专员传递到了各个蔀门的高级领导手中。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电子工业领域的专家院士,也都收到了邀请。

不少人才刚下班到家,就被一通电话喊了回去。

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还在餐桌上,饭都没扒拉两口,就被前来接人的专车拉走了。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两个半小时之前送到长安街北海小岛的一封信件,一封从金陵那边送过来的信件。

......

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城市,长安街道的某栋大厦内,一间宽阔的会议室中,一场紧急会议正在召开着。

穿着黑色的羽绒服,手中拎着一个保温杯的王启明院士走进了会议室。

沿着走廊,顺着标牌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的目光就落在了一位熟人的身上。

愣了一下,他笑着走了过去,开口打了个招呼:“哟,老刘,你也来了?”

会议室中,正眯着眼睛观望着讲台的刘权听到熟悉的声音后扭头看了过来,看到这位老朋友后,他也愣了一下,随即瞪着眼问道:“你也来了?”

王启明院士笑呵呵的说道:“你都来了,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刘权院士瞥了他一眼,没理会他,目光在会议室中扫视了一圈后开口道:“看样子今天的会议不简单啊。”

今天这个会议是临时收到了通知的,说是紧急的内部会议,也没告诉内容。

一开始他还以为只是个小会,和他的专业领域有关系,这种会议对他来说经常有,也没太在意。

现在看来,似乎猜测的情况有些不对的样子,从桌上的铭牌和到场的人来看,这场会议到场的半导体领域和电子工业领域的院士都超过两位数了。

而且他刚刚扫了一眼前排的那些铭牌,基本都是各蔀门的高级领导人,甚至是一把手。

看这架势和阵仗,要讨论的东西恐怕有点超乎意料。

难不成是国家要全面支持芯片领域的发展了?

想到这个,刘权有些兴奋了起来。

半导体领域被国外压制了那么长的时间,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芯片不能实现自产,电子领域就相当于没有护城墙。

......

随着墙上的时针走到了十点,各蔀门各领域参与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全部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