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一个星际文明发展的两条完全不同的路。(2 / 4)

br> 甚至对于大部分的学者来说,他们根本就走不到某一个细枝领域的最前沿,并且有能力将这个前沿区域往前拓展那么一丁点。
所以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要想在不同大学科领域下同时拿到诺奖,难度真的太大太大了。
.......
与此同时,另一边。
下蜀航天基地,带着任务前来航天局局长邬远康在向徐川了解清楚情况后已经离开。
办公室中,带着火星枯石菌最新研究实验数据过来的华科院陈文泽教授轻轻的敲了敲敞开的门,走了进来。
“徐院士,常院士。”
打了个招呼后,他看向徐川,眼神中带着浓浓的羡慕,笑着祝贺道:“恭喜徐院士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
作为一名学者,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他毕生的追求目标了。
当然,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毕生的梦想。
因为他从未将诺贝尔奖当做过自己的目标过。
毕竟梦想可以想,但目标是要追求和去努力实现的。
虽然说有时候他也会幻想一下自己能在五十岁之前被推荐一下评选科学院的院士,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得诺奖过。
因为以他的学术成就,距离诺奖实在是太遥远了。
作为当前学术界公认的最高奖项,拿到了这枚奖章就意味着获奖者可以在全世界都横行无忌,再也无需为科研经费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他想都不敢想的奖章,眼前这位比他要年轻近十岁的学者却已经拿到了三枚!
三枚!整整三枚,刷新了学术界历史,创造新史碑的数量啊!
这如何能不让人羡慕?
沙发上,徐川笑着道:“谢谢,我也确实有些意外,没想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委会这么破格,会同时给我颁发两枚奖章。”
闻言,陈文泽教授有些好奇的开口道:“话说两枚诺奖的话,应该可以携带28名家属好友一起参加诺奖的晚宴吧。”
徐川看了他一眼,笑着道:“你想去?”
听到这话,陈文泽摸了摸脑袋,嘿嘿笑道:“这可是诺奖晚宴,估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没参加过,肯定想去了!”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笑着道:“如果有多余的话,我可不可以申请一个名额啊。”
“当然,如果不够的话也没关系,到时候徐院士帮忙拍两张照片,让我也远程体验一下。”
听到这话,徐川笑了笑,道:“那就送你一个名额好了,两枚诺奖附带的28个名额我应该也用不了那么多。”
事实上,别说28个参加诺奖晚宴的名额了,就是14个对他来说都足够用了。
毕竟他的朋友虽多,但好友一直就那么几个。
这段时间为了找到治疗火星枯石菌感染的办法,眼前这位也的确帮了他不少的忙,代替他在主持国际火星生命研究项目,就当是给他的奖励好了。
听到徐川的话,陈文泽眼前一亮,快速的说道:“谢谢徐院士!”
闲聊了几句有关于诺贝尔奖的事情后,陈文泽将手中携带过来的实验报告一人一份递给了徐川和常华祥,开口说起了正事。
“关于火星枯石菌的研究,目前月华台科研基地遭受感染的人员都已经注射了免疫蛋白药物。除去此前受感染最严重的四名航天员外,其他人的身体指标都已经恢复到了正常人的范畴。”
“至于刘杨和江新林的身体硅基异化结构,还需要等待后续的观察,以确认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正常的人体结构。”
“另外.....”
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徐川,接着道:“关于火星枯石菌感染动物的研究,通过感染后的小白鼠身体组织切片,以及活体实验观察,我们已经初步确认了这种细菌的感染模式。”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