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是御赐亲事,尉氏对汤家这门亲事很满意。名门之后,又家道中落,既不失体面又不会抢了郑家的风头。再加上汤娘子早就从汤素娥那里打听到尉氏喜好,今夜可谓宾主尽欢。
丁氏扭头瞅了瞅,向着十三姐走了过去“十三姐怎么不去和祖母聊天?”
“祖母她们讲的我听不懂。”十三姐自嘲一句“二嫂不必理我。”
丁氏不以为然“那杨千户只是暂时蛰伏,日后定然一飞冲天,姐就只当去宣府那边散散心。待回来,可莫要嘲笑我们没见识。”
之前在家时,她因为无法怀孕,活的很憋屈;六姐和十三姐则因为郑实夫妇活的很郁闷,因此三人私下里关系颇为亲密。可如今六姐已经不敢见她了,十三姐则变得与所有人疏离。
十三姐听出对方是在宽慰她,强颜欢笑道“若真如此,那时定要请二嫂带我游遍京师。”
她入京将近一年,可是始终没有出过这芝麻巷。六太太时才的话题,在旁人听来只是有趣,于她而言,却是伤心之处。三太太顾不上她,六姐不愿意管她,都是郑十七那个孽障的错。说不得六叔这次将她远嫁边地,背后也是对方的撺掇。无非就是嫌弃她碍眼,甚至不肯从了那孽障。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瞅了眼远处笑颜如花,人比花娇的赵家表嫂。哼,如此倒也清静,免得被你们连累了名声。不同于三太太不识字,六姐不求甚解,十三姐平日最喜读书,因此为人最为正派。面对身边人和事,她知道不对,却无力阻止。才懂得古人为何有‘独善其身’的说法,果然至理名言。
第二日一大早,郑直早早的被唐姨妈和小迷糊喊醒,穿戴整齐,熟悉之后,顾不上吃饭,去西院吃了一口二嫚儿和唐小姨妈的胭脂后,就来到前院会合了郑墨,坐车来到后街喜鹊胡同。郑修,郑健,郑伟,曹三郎已经到了,正在前院闲聊。
不同于去年,郑健,郑伟看到郑直,赶忙起身道“十七可曾用过饭?”
“已经用了。”郑直与诸位兄长,姐夫见礼,待郑墨与众人见礼之后,一同落座。郑直看向郑修“听人讲,二哥年初也入学读书了?”
郑修有些尴尬“碰巧,碰巧。”
年后从没读过书的郑修在有心人鼓励下报了考试,还过了县试。太夫人自然看得清,催促众人就要启程。不曾想,此时郑宽送回消息,郑直获得钦命充场会试。太夫人只好暂时作罢,在廉台堡等消息。
紧跟着二月最后一日,传来了郑直中会试第一的消息,如此太夫人就不得不头疼了。果然不过三日,郑修的文章就在府试上被知府彭泽夸赞,点入府学读书。
按理讲,彭泽素来方正,不该如此。奈何经过去年的大水,还有孔方兄弟会会票倒账的余波,真定府百业凋敝,盗贼丛生。为了重振府治,拉拢本地豪强,是必须的。郑家虽然是新近冒出的家族,奈何影响力如今已遍布直隶全境。彭泽怎么可能无视,又怎么可能不拉拢。
况且郑十七是真的猛,贡院门口扬言要砍死前科状元;明明被内阁针对,却依旧能够摘得会员。官做得越大,想的就越远,在不昧良心的前提下,示好对方,没有坏处。
果然三月十八,郑直中状元的消息被真定会馆用飞奴传回。高兴的不止郑家,还有彭泽。这是政绩,他彭泽的政绩。
这次真定府算上郑直有足足六个进士,除了郑直外,边璋站稳了二甲第六十九名,四人都是三甲。偏巧这其余五人都与郑直关系莫逆,这内里若没有门道,正途出身的彭泽是打死也不会信的。
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十六都司,三行都司,一留守司拢共有州县四百一十,每科却只录取三百人上下。算上南北中三地划分,每科能出一个进士已属不易,遑论六个。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