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故事,如同乱世中的一抹亮色,却终究未能照亮大明的未来。
然而,这一切辉煌与悲壮,皆因那无休止的内部党争与皇权的犹豫不决,化作了历史的尘埃,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但在此刻,一位决心改写命运的帝王——朱由检,正以他独有的坚毅与果敢,誓要扭转乾坤。
他缓步上前,目光如炬,亲手扶起跪拜于地的黄得功,语气中满是深沉与信任:“黄卿,你我之间,何须多礼?往后私下相见,但求心意相通,不拘俗套。”
这番话,简单而有力,如同春风化雨,瞬间温暖了黄得功的心田。
黄得功,这位在京营中威名赫赫的副总兵,此刻却仿佛初登殿堂的稚子,被皇恩浩荡所震撼。
他抬头望向那双充满期许的眼睛,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惊喜,更有一种被委以重任、誓死效忠的决然。
他深知,自己肩上承载的,不仅是个人荣辱,更是大明江山的希望与未来。
这一刻,历史仿佛被赋予了新的可能。朱由检与黄得功的相遇,不仅仅是君臣之礼的简省,更是两个灵魂在乱世中的共鸣,是对大明命运的共同担当。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他们将以何种姿态,携手书写怎样的传奇,一切都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缓缓铺陈开来。
继续阅读
言罢,黄得功躬身一揖,低沉而庄重地应了声“遵旨”,随后缓缓挺直了身躯,其身形挺拔,恍若松柏,足有一米九之巨,气势非凡。
“好一个英勇男儿!果真是我大明之骄傲,第一猛将,名不虚传!”朱由检的目光中满是赞许,他凝视着这位站立如山的汉子,心中激荡起一股豪情,不禁再次脱口而出,“我大明的儿郎,就该如黄将军这般,铁骨铮铮,威震四方!”
黄得功闻言,面颊微红,显得有些局促,连忙谦逊道:“陛下过誉了,微臣愧不敢当。不知陛下召微臣前来,有何差遣或教诲?”
“坐吧。”朱由检轻抬手,示意一旁的王承恩搬来一张凳子,待黄得功依言坐下,他方才露出温和的笑容,缓缓言道,“今日早朝之事,想必黄卿已有所耳闻,朕心甚忧,不知卿家对此有何高见?”
话语间,朱由检的言辞既显帝王威严,又不失亲和之态,恰到好处地引领着话题,让这君臣之间的对话,既保持了应有的礼仪,又充满了探讨国事的真诚与迫切。
黄得功憨厚一笑,挠头间尽显武将的直率与坦诚:“陛下,臣乃一介武夫,心中唯念保家卫国,此乃我等血性男儿的天职所在,至于朝堂之上的机巧权谋,实非臣所擅长。”
朱由检闻言,面上浮起一抹温煦的笑容,语带诚恳:“在朕面前,卿可畅所欲言,无需有丝毫顾忌。
朕知建奴犯境已旬日有余,朕心战和难决,想来朝中上下,乃至军中勇士,皆对朕有所腹诽吧?”
黄得功闻言,微微颔首,面上闪过一丝坚毅:“陛下明鉴,私下里,弟兄们确是有几分牢骚,但那也不过是忧国忧民之情所至。陛下与杨阁老深思熟虑,必有远见,无论战或和,只要圣意已决,我等武将,自当披甲执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一个‘在所不辞’!”朱由检击掌赞道,眼中光芒大盛,转而正色对黄得功道,“顺天府副总兵黄得功,听旨!”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顿时凝重而庄严,仿佛连空气都为之一凝,静待那即将颁布的圣命,引领着这群铁血男儿,踏上新的征程。
“微臣在此!”黄得功闻言,身形一震,旋即以单膝跪地之姿,展现出无比的恭谨与忠诚。
“自今日始,你之身份,将超脱于顺天府副总兵之限!”朱由检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欲委你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