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1 / 2)

东安小吏 过千舟 1135 字 14天前

老尚书再有三个月就七十了。

读书的人,年轻时谁还没想过功成名就。可这世上啊,能大器晚成的人毕竟少,都是三岁看到老,十几二十没能登了科,等到三四十,就算能高中,那也纯是混吃等死了。想登阁拜相,得是而立不惑之年,如王首辅如杨大学士这般。他这样的,再看着同人家一般,是个二品大员,实际上也早半截身子埋进土里,同死掉没区别更别说什么前途啦。

所以他早就也想通了,老家有千百亩的地,三进三出的大宅子也已置办好,旁边还修了个园子,好大的池塘,闲着没事还可以钓钓鱼,他就好这口。

也一把年纪了,非在这里耗着是干什么,辞呈他都写好了,等开春他就递上去。

因此这应当是他走之前最后一件差事。不求多有功,但不能出差错,不然就不是他递辞呈上去,而是圣上颁诏令下来了,也不是告老还乡暗度晚年,而是黯然退场了此残生了。

——他那三进三出的大宅子啊。

所以刑部尚书一双老花眼半眯着,看着看什么什么不明白,谁上来都能噎他两句,实际上这厂间局势,再没人比他更清楚了。

不管他们大理寺和东厂私下里有什么龌龊,这案子明面上,王沛是叫林明雨咋办,如今眼看着天平倾斜,林明雨给挤兑得要吃瘪,他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他呵斥沈环:“案子究竟如何审,难道本官竟还不如你一个嫌犯清楚?”

然而可巧,沈环毕竟也算是在南七道呆过,虽时间并不长,案子究竟应该如何审,到也还真清楚。于是他回答:“罪民自然不如大人清楚,但也确实要先问询事情经过,厘清案件脉络,证人证言、嫌犯陈固然紧要,但需佐之以物证动机,不可偏听偏信,更不可屈打成招,最后,才应当是认罪伏法。”

沈环神色平静极了:“可大人一上来便只是要我认罪。”

姜寒星其意,他已明了。

沉冤昭雪,报仇雪恨,这俩词向来是连着的。他先前同姜寒星说,报仇雪恨就够,因知沉冤昭雪并不能,当时姜寒星也没说什么,她是现在才告诉他,沉冤昭雪,她也能,哪怕这冤看着无头无主,不可撼动,她也能。

但是真相是三伏天里正晌午的日头,从来是哪里都无所遁形,不可能只昭一面,当年的案子再翻出来,势必连带如今之事也没法再隐瞒,人确实是你杀的,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你除了死之外再没别的路可走,这样也行吗?

林明雨座位靠前,姜寒星跟着也站得近,两人之间距离并不很远,于是当姜寒星目光望向他时,虽她并没说话,沈环也能清晰感受到,她是在这样问他。

这有什么不行的呢。

沈环也没说话,他转看向刑部尚书,用行动告诉了姜寒星自己的回答。

“不管是周知府,还是赵大人孙大人,其实当年都没亲手杀我家少爷,我却为何非要亲手置他们于死地?我果真是亲手置他们于死地的吗?还有少卿大人方才所说,我既如此丧心病狂只是与当年案略有牵连者便要置于死地,那又为何会与周臣合谋?周臣究竟是因还是果?疑点重重,大人为何一个都不问呢?”

大人没法问。

他是专职来和稀泥的,案情什么的,他不清楚,也不能清楚。

但这叫沈环的小子说得又实在是掷地有声,还置之不理的话,哪怕这里是朝堂之上,那样也仍有点太不是东西了。

“这样吗?我确实是久不断案子了。”

所以他一转头,话推给了刚才十分之跳的大理寺少卿:“李少卿,你说呢?大理寺不是一直想给刑狱之权收归回去,流程之类,应当颇有研究吧,”

李少卿虽然案情什么的,的确专门研究过,但是他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