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一杯热咖啡(1 / 2)

但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发展,整个“麦-道”飞机项目也只是维持了12年,生产了35架飞机就因“波音”的介入而终止;而那些曾为“运十”汇聚的航空人才,为了谋生,不得不过起制作电扇、干洗机、热水器、警报器的日子,甚至有人开始绘制淮海交通指南去街头售卖……

苏晨无法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他又能如何应对呢?

这情形就像是:曾经,“运十”风光无限,独享家中的所有好处。然而好景不长,当“md-82”这位洋气的新面孔出现时,一切就变了。

“md-82”年轻、美丽,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让“运十”瞬间失去了光彩,沦为了被遗忘的角色。

现在,“bac”似乎只是个候补选手,甚至还未真正登场。

那么,要从替补变成主角,究竟需要经历多少步呢?这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苏晨摸着日渐浓密的胡须,陷入了思考。这不是他第一次在郭伟强的办公室里这样冥思苦想。

上一次是为了帮助郭伟强撰写一份重要的报告,而这一次则是为了之前事件的后续发展,但情况显然更加棘手。

郭伟强注意到苏晨再次陷入了深思,明白他在权衡各种可能性,试图找到一条出路,因此没有打扰他,打算为他泡一杯提神的咖啡。但这一次,一直旁听的吴广辉抢先一步,迅速地为苏晨送上了一杯热咖啡。

苏晨接过咖啡,心里一阵激动:今天竟能尝到未来院士亲手调制的咖啡。

他轻啜一口,味道真不错。

虽然不及余裕洋的手艺,但对于咖啡外行的他来说,这已经是很好的体验了。

“吴同学,你泡的咖啡真香。”他随口夸了一句。

郭伟强抢在吴广辉之前回答:“那当然,这是从英国带回来的好东西。”

苏晨灵机一动:“对了,咱们的‘bac’项目也是国际范儿的!虽然暂时还不能做主项目,但争取个辅助项目也不错!”

这突如其来的比喻让其他人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有些惊讶。

吴广辉和苏晨初次见面,不便多言,而郭伟强则直接打断道:“苏晨,你在胡扯什么?”

苏晨摸摸头,笑着说:“老师,我刚才走神了,不小心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您别介意。”

郭伟强追问:“你说的那个‘bac’项目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晨没直接回答,转而问吴广辉:“吴同学,你今年该毕业了吧?工作安排好了吗?为什么假期还留在这里?”

吴广辉愣了一下,但还是如实回答:“我已经找到工作,在西京的3603研究所,下个月报到。

不过最近一直在帮郭教授整理给部门的报告,还有一些资料归档的工作没完成,所以就留下来帮忙了。”

苏晨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资料整理虽然是细枝末节,却是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吴广辉能在完成主要任务后,还自愿留下完成这些琐碎工作,显示出他的敬业精神。这也许正是他后来能成为c919总设计师,并当选为工程院院士的原因吧。

工程科学的研究绝不允许任何侥幸和粗心。

问完吴广辉后,苏晨转向仍有些疑惑的郭伟强老师,问道:“老师,我想知道西京的3603研究所和西京飞机制造厂的实力怎么样?”

尽管不清楚苏晨的真实意图,但郭伟强老师凭借以往的经验,知道这位学生善于洞察人心,于是回答道:“你提到的这两个单位,在我国的航空工业中是顶尖的存在。

虽然他们是两个独立的机构,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紧密合作,几乎像是一个整体。”

苏晨曾参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