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何处?这难道不重要吗?”
同学们听到后并没有表示反感,反倒更加兴致勃勃,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而老师也似乎并未因此而恼怒,他表现出的态度是非常乐意和大家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看法。
“也许,他们并不试图通过一次课堂讨论获得什么启示,他们仅仅是追问我是谁——这个古老而未解的重要谜题。”苏杭感慨,“要是老子小时候能遇见这样的老师,大概就不会那么二了!”
“他们当然不能立刻找出答案,但他们也并没有为找不到答案而焦虑苦恼,他们享受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而非急待结果,甚至对比起答案他们似乎更在意探寻过程中的体验。”苏杭再次感慨,“这课堂气氛太特么和谐了!老子当时的大学课堂上不是泡妞的就是欣赏别人泡妞的。”
苏杭十分好奇,“这种寻找自我的愿望,难道也是编码写进人类基因里的?”
这个时候,他又开始往回解读历史信息。
这是70年代,一些所谓发达国家的人类沉浸在物质的生活里,渐渐觉得如此不断的工作消费和担心生老病死已经让生命失去了意义和乐趣。
于是,他们开始向各种哲学和科学索要答案,几百万人前赴后继乐此不疲,他们投身冥想、瑜伽、论坛、旅行、科学沙龙尽一切可能的寻找人生奥义的线索。
“这不就是我一直渴望的生活吗?”苏杭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吐槽,“人家70年代就拥有了,可是我到了2018年还为票子和妹子发愁幸好,如今扬眉吐气!”
历史再往前,他看见大概是中国的清朝末期,各种苛捐杂税,外敌入侵,民不聊生,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想尽一切办法解救民族,然而大多数人已经被苦难压迫得精神麻木,过一天算一天,再没有热情去追求什么。
可是,在一个农村,有一个年轻人家徒四壁,衣不合体,
枯瘦如柴,却坐在一个墙角快乐地看着一本书。
苏杭认真解读他在读什么书,不觉激动,“我还以为你读的是某春某宫,没想到啃王阳明也能这般!果然是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求知,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苦难剥夺不了你的快乐,死亡威胁不了你的求知欲,你手无缚鸡之力却荡气回肠,我仿佛从你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