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人?”
朱棣微微摇头:“那个人早就成了一抔黄土,想起他只是觉得有点惋惜。”
程轩问樊钟:“那个人是谁?”
樊钟没回答,只说:“都是些陈年旧事,提他作甚。”
见朱棣和樊钟都不愿提,程轩就没再追问。
这时,朱棣好像想起了什么,说:“早前朝廷报告,山东干旱,当时汉王监国不利,我私下从皇家商会调了一千万两银子给山东巡抚做救灾之用,不知现在灾情怎样了?”
程轩笑道:“到了济南府,咱们下船去看看,反正...到南京还有一段路,也不急于一时。”
朱棣想了想,点头说:“也好,正好看看山东的灾情现在怎么样了。”
在朱棣的指示下,船缓缓向济南府驶去。
半天后,船靠岸了。
刚下船,岸边的情形着实让朱棣等人吃了一惊。
只见码头边密密麻麻全是人,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背着包裹,拖家带口在河堤旁歇息。
朱棣皱起眉头,这些人一看就是普通百姓,但怎么会有这么多?这些人看起来也不像逃难的难民啊!
“小子,去问问,这些人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
程轩点点头,打听过后,一脸古怪地回来了。
“怎么了?这些人是哪儿来的?”
朱棣又皱眉问道。
程轩看了看老前辈,想了想说:“老前辈你听了可别不信,他们都在这儿等船,好像都想去南京。”
朱棣一愣,疑惑地问:“去南京?南京有什么吸引他们的?”
程轩尴尬地笑笑,挠挠头:“似乎是被我在南京的产业吸引过去的。”
“你在南京的产业?你在南京什么产业能吸引这么多人?”
程轩嘿嘿一笑:“那可多了,到了南京,老前辈就知道了。”
朱棣眉头紧锁,看着程轩说:“这么多人去了南京,你的产业能养活这么多人吗?还有,这些人去了南京,他们家乡的地谁来种?如果土地都荒了,岂不是伤了国家根本?”
这话题已经相当严肃了。
一旦涉及国家根本,朱棣就会非常重视。
程轩笑着回答:“怎么会伤及国本?老前辈多虑了。”
“这些人即便去了南京,很多也是去找耕田的活,不同的是,他们种的不是粮食,而是别的东西。”
“而我让他们种的东西,对大明极有好处,每亩地能产近千斤的好东西,到了南京,老前辈看看我种的就知道了。”
“至于养活他们,更是完全没问题,哪怕人数再多十倍,也没有一点压力。人越多,反而越好养活。”
听了程轩的话,朱棣的眉头略微舒展了一些。
大明:开局佣兵十万,被怀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