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皮宝座之上。他目光阴鸷,扫过堂下一众心腹将领,语气森冷地说道:“诸位,当今圣上得位不正,致使天下陷入混乱,百姓苦不堪言。吾身为太祖嫡长孙,有责任拯救万民于水火,拨乱反正,重铸太平盛世!”
众将领齐声高呼:“愿随王爷,共举大义!”
萧昭通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吾已暗中筹备多时,粮草、兵器皆已备齐。如今,当速速调兵遣将,分占要地,直取京城。”
一位满脸胡须的将领拱手道:“王爷,末将以为应先占据襄阳周边的关隘城池,巩固防线,以防朝廷大军来袭。”
另一将领附和:“末将愿率精兵,奇袭临近州县,扩充军备,壮大我军声威。”
萧昭通大手一挥:“甚好!即刻行动,不得有误。”
于是,襄阳王的军队迅速出动。他们如恶狼般扑向周边州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在襄阳城中,萧昭通大肆征兵,强征民夫。街头巷尾,哭声震天。他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一心只为实现自己的野心。
为了彰显造反的决心,萧昭通竟下令抓捕了几位忠于朝廷的忠臣。在城中心的广场上,他命人将这些忠臣五花大绑,立于高台之上。
百姓们被驱赶而来,围观这残忍的一幕。萧昭通站在高处,大声喝道:“此等乱臣贼子,阻挡本王的正义之路,当斩!”
刽子手手起刀落,忠臣们的鲜血喷洒而出,染红了地面。萧昭通以他们的血祭旗,妄图借此鼓舞士气。
贾瑀得到襄阳王造反且兵祸横行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深知局势危急,刻不容缓。他立即召集众将,紧急商讨应对之策。
营帐内,气氛凝重而紧张。贾瑀目光坚定,声音沉稳且有力:“诸位,襄阳王叛乱,百姓受苦,我们肩负着保境安民的重任。如今必须迅速行动,阻止这场灾难的蔓延。”
林启贤、朱劲松、黄逸臣和楚成汤等将领皆神色严肃,齐声应道:“愿听大人调遣!”
贾瑀果断下令:“林启贤、朱劲松,你二人各率五千卫所兵,务必守住各处隘口要道,阻止兵祸横行,特别是要挡住襄阳王北上的道路,绝不能让叛军越过防线一步。黄逸臣、楚成汤,你二人负责守护粮道,确保粮草供应安全无虞。”
林启贤拱手道:“大人放心,我等定当拼死守卫,不让叛军有可乘之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劲松也郑重说道:“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退缩。”
黄逸臣和楚成汤齐声回道:“大人,粮草之事关乎全局,我等必不辱使命。”
安排好守城护粮道的任务后,贾瑀决定亲自率领蔡旭君等精兵出击,剿灭襄阳王的军队。他点齐兵马,带着蔡旭君、卫凌峰、钟离岳等几位猛将,向着清风山进发。
清风山前,贾瑀的军队严阵以待。他骑在马上,望着前方,心中已有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蔡旭君、卫凌峰,你二人各带一队人马,从左右两侧迂回包抄,待敌军陷入混乱,我自率中军冲锋。钟离岳,你率一队精兵,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贾瑀有条不紊地部署着。
众将齐声应诺,迅速行动。
襄阳王的军队气势汹汹地逼近,旌旗蔽日,喊杀声震天。
贾瑀神色镇定,手举长剑,大声喝道:“将士们,为了国家安宁,为了百姓太平,今日之战,只许胜,不许败!”
随着敌军越来越近,贾瑀紧紧握住剑柄,目光中充满了决绝。
当敌军进入射程,贾瑀一声令下:“放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敌军前锋倒下一片。但襄阳王的军队并未退缩,反而更加疯狂地冲锋。
此时,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