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位自己特别喜欢的厨师?
这想都想起来了,不尝试一下,那就不是祝今朝的做事风格了。
所以她尝试了。
并且获得了大成功。
李知珍抱怨的话多少带点玩笑成分,这会儿听祝今朝新的说辞,会投胎如她,也忍不住要羡慕嫉妒恨一下。
“你是效率高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人家一辈子才能完成的事情。”
都说创造者崛起的速度很迅速,但也没有能像祝今朝这样的啊,李知珍对金钱数字比较敏锐,稍微推断下就能算出来,祝今朝现在手上的流动资金,估计比她们一整个集团还更多。
靠,这还不是人生赢家那什么样的才能是?!
李知珍又要羡慕了。
然而,更令人羡慕的还在后头,不过这个时候,李知珍自己都高兴到不行,已经没有那个闲工夫去羡慕祝今朝了。
《他的话》在暑期上映,历经了小有口碑带来的自来水,然后大爆了!
【为此风雪:我相信,大部分去看《他的话》的都是体验过全息世界的。
接下来我的话绝对不是劝退!感兴趣的话一定要接着看下去!
看电影的感受和自己去体验的感觉真的完全完全不一样!
无论是哪位创造者老师的全息世界其实主打的都是沉浸式,要有体验感,我们才能代入进去,体会到全息世界里的感情,从而影响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的话》也是这样,极具体验感,每个人都能在那里过上不同的“华听夏”的人生。
可电影不同。
它注重的不是体验感,而是故事感。
电影脉络清晰,讲述了“华听夏”的故事,从一对深爱彼此的恋人成为互相拖累彼此的“罪魁祸首”,这个故事充满遗憾。
兰瑟星那段,我看露露的直播,是真的觉得很恐怖。
但是看电影时,却会忍不住去想——这些幻觉如果是真的就好了,那就说明相爱的人依然是真实的,这一对爱人至死未曾分离。
后来,代替恐怖的情绪留在我心间的,是意难平。】
明明是相爱的彼此,为什么会走向悲剧的结局呢?
和全息世界比起来,电影《他的话》最显着的改编就是这个了。全息世界里探讨得更多的是空洞症,甚至它还是全息世界里恐怖情绪的重要环节。
但电影里没有过分去讲空洞症,而是聚焦在了故事和问题的探讨上面。
主要宗旨就是想要阐述人性的千变万化以及情感的难以琢磨,于是得出了要克制的结论。
未来世界主流的主张就是不要压抑人的本性,要放纵自己的情感,这样能保证精神世界的活跃度,从而避免空洞症。
电影《他的话》立意反了过来。
这其实不是祝今朝的主意——虽然她创造出这么个全息世界来,也有想要暗戳戳地表达这个意思出来啦。
奈何上辈子的祝今朝已经习惯了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去触犯底线,可以写小众,但是不能针对大众,因而一直以来都在尽量避免触碰到红线题材。
遇到敏感话题的时候,只会在行文里让读者自己看出来,她是不可能直接写出来的。
未来世界的创作空间更加自由,陆导也是很有自己想法的导演。
剧本一开始的修改其实都是祝今朝一个人的意见,编剧只苏先是忍气吞声在改,但后面发现祝今朝要求改的部分的确很有道理,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加上了自己的思考,但是当时想的还是比较简单,探讨的还是恋爱脑的问题。
转折在于只苏带着剧本去找了陆导。
陆导很爱思考,大刀阔斧一改,就有了现在这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