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负重中的前行(2 / 4)

大肆扩张,灭掉的异邦不知凡几,对上当代最强的异邦势力东胡才被挡住扩张脚步。

东胡在现如今确确实实是最强的一个异邦势力,引弓之士不下于十五万,他们对上在诸夏列国中并不算强大的燕国却是难以占到优势。

那么,晋国打白翟跟玩似得,有什么问题吗?

“说到底就是晋国还有太多没有开发的地方,缺乏向外继续扩张的紧迫感。更现实的是占下很多地方没有用,乃至于会成为负担,要不然哪个异邦会是晋国的对手啊?”楼令也在渡河了。

讲一点,可能很多人难以相信,事实却是那般,也就是强大的晋国竟然没有靠谱的造船技术。

这不是因为晋国属于内陆国家的原因,起码晋国在大河流域。

也不是只有晋国没有靠谱的造船技术,多数的列国,包括看似水军强大的吴国、齐国、楚国,他们其实也没有靠谱的技术来造船,玩的主流是放大版的战舟。

论造船技术,要到两宋的海上贸易发达才出现较大进步了,比如两宋用于海贸的福船。

只不过,福船依然是平底船的一种,只是有船头为尖和两头上翘的特点。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军渡河一共耗费了十九天之久。

那也是挺正常的事情。

毕竟,西征的晋军没有将随扈算进去可是有九万,算上随扈可就超过十三万的总人数了。

在晋军渡河期间,没有敌对势力前来袭扰,要是有敌军来干扰的话,耗费的时间绝对更长。

完成渡河作业的晋军没有马上继续向西,他们停驻在河滩附近再次休整。

“君上,接下来便是进入山区了。”栾书看上去很累的样子?

因为晋君寿曼亲征的关系,晋军的最高指挥当然是国君。

只不过,要是按照潜规则的话,栾书才是这一场战役的真正指挥。

那与晋君寿曼年不年轻或有没有指挥作战经验无关,哪怕是晋景公进行亲征,真正指挥晋军作战的人也会是某位卿大夫。

同时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会盟形式的出征,国君主要负责与列国之君交际;另一种是没有盟友在场,国君跟着检验军队战力,或是进行纯粹的旅游。

晋君寿曼可不是一个讲规则的人,大声说道:“山区又怎么样?寡人命令你们立刻入山,寻找白狄,消灭他们!”

包括栾书在内,每一名卿大夫的脸色连变一下都没有,根本原因在于晋君寿曼的“指手画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其余小事方面,一众卿大夫不愿意与晋君寿曼进行抗衡,到了必要的时刻才不会放任。

栾书笑呵呵地说道:“君上等着众臣给您带来胜利的消息就可以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可别瞎鸡儿指挥,老老实实享受胜利果实即可。

然而,晋君寿曼是什么人?

“寡人的命令是你们马上入山作战,还要用寡人希望的方式进行,比如每天斩获至少千人。”晋君寿曼不止一次厌恶自己的权威无法得到施展了。

栾书正打算用老策略,也就是无视晋君寿曼这个人,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胥童!”晋君寿曼点名,又大声说道:“你统率一个‘师’攻打……”,说了一个地点,再昂起头说道:“三天之内必须取胜,要不然寡人可不依。”

胥童无视一众卿大夫的眼神施压,沉声应道:“唯!”

作为国君宠臣的胥童没有实际官职,乃至于连军衔……,也就是两司马、卒长、旅帅、帅、将这些军衔都没有。

衰败下去的胥氏,他们更没有实力凑出一个“师”的兵力纳赋。

问题来了,晋君寿曼给了胥童军令,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