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楼氏实力,不完全版(3 / 5)

交战手段。

在规则的限制之下,行军速度快当然够占到便宜,可是偷袭、埋伏或截断、袭击粮道什么之类,真的就不能玩了。

只是轻骑兵的话,让他们去冲击列阵的敌军,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对,还能打侧翼,只不过一样不能冲阵,顶多就是袭扰。

楼令训练轻骑兵的数量不会多,简单就是进行经验积累。

至于骑马步兵?看楼令这一次派楼小白率军北征,难道看不出楼令制定了向北扩张的战略计划吗?

拿到了太原盆地的楼氏,不试图控制住河套,简直就跟得到陇西没有夺下蜀地一样,属于就是最大的战略失误。

只不过,楼令对拿下河套不设时间限制,看的是时局到底合不合适。

比如说吧?当前的晋国形势之下,楼令多么缺心眼才敢将楼氏的力量集中在向北扩张上面。

即便是晋国的形势允许,楼氏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赶紧将太原盆地开发起来,等太原盆地的农业开发差不多,才是进军河套的时候。

楼令花了七天的时间来搞明白楼氏当前的积累。

“有‘大夫’二人,‘家大夫’十七人,‘士’一千四百一十七人了啊?”

当前的军事编制,最小单位为“伍”,伍长便是下士。

五个“伍”为一个“两”,四个“两”为一个“卒”,五个“卒”为一个“旅”,五个“旅”为一个“师”,五个“师”为一个“军”。

所谓的下士、中士、上士不是贵族,也不是什么武士阶层,其实就是准贵族。他们也是一支军队里面的基层军官。

那么就是说,有一千四百一十七名“士”的楼氏,只要“徒”或“羡”足够,完全有足够的“士”来充当骨干,编制出两个“师”和一个“旅”的部队。

楼氏当然没有足够的“徒”或“羡”数量来编制出两个“师”和一个“旅”的部队,到了“大夫”这一阶级倒是够了。

刚才楼令说有大夫爵的人数,是把自己算进去,再加一个楼小白。

楼武、楼朔和楼黑豚、楼鱼他们?他们是属于“家大夫”的性质,不用一国之君去册封,楼令自己就能干了。

只不过,国家册封的“大夫”和家族册封的“家大夫”虽然都是“大夫”,光看名字就知道性质上面的不同,一个是列国都认可特权,另一个是出了本家族就不被认可。

论功劳或是苦劳,楼黑豚和楼鱼其实已经够资格获得国家层面的大夫爵,无奈现在真不是讲功劳的时代。

这么说吧,楼黑豚或楼鱼要是获得国家层面的大夫爵,他们一定会有名下的封地、人口之类。

楼氏不像那些老牌家族,国君不用刻意给面子,拿出土地或人口、资源来安抚或是收买,楼黑豚和楼鱼自然也就得不到国家层面的大夫爵位。

如果楼令愿意在楼氏分家,比如拿出一块封地,其实楼黑豚或楼鱼也能够获得国家层次的大夫爵位。问题在于楼令可不想分家。

郤氏、旬氏、范氏足够强大,一家之主也舍得,郤氏的郤犨从晋君寿曼那里获得“苦成”这一块封地;旬氏的智罃则是继承了父亲旬首的“智”地;士会的幼子士鲂得到从赤狄抢的“彘”地别为彘氏,士会的次子士雃获得“刘”地别为刘氏。

楼令近期听说了一件事情。

栾书正在为自己的幼子栾纠操心,想从晋君寿曼那里抠出一个叫“卞”的地盘,想让栾纠别为卞氏。

而楼令让楼小白为了国家层面的大夫爵,说白了就是有实力的家族,他们家族内继承人的一种标配。该一类型的大夫爵,没有名下的封地。

类似的做法会在春秋时代成为惯例,慢慢变成一种规则,封建时代各种老子英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