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东效施颦(5 / 6)

有?

弓箭手懂不懂什么叫仰角几度?

该不会是楚人认为只要向“线列战”区域后面射箭,就可以的吧!?

真要是这么简单,没有一定的门槛,谁都能够随便玩了。

上阵的晋国中军第一“彻”,他们面对楚军射来的箭雨,讲实话就是被吓了一大跳。

栾书能够做的就是催促第一“彻”加快推进速度,同时让第二“彻”保持好与第一“彻”的间距。

双方进入到近战阶段,楚军的弓箭手果然向晋军的“线列”后方继续射箭。

身在战阵之中的栾书看到楚军弓箭手射来的箭矢全部插在空地,对左右说道:“楚国真富。”

左右大声笑了起来。

他们先前还被吓了一跳,看到楚军弓箭手全部射空,可算是将提到嗓子眼的心脏重新放了回去,怎么可能会不大肆嘲笑。

继续阅读

各处山坡上的人,有些是观看了昨天交战的人,他们无比奇怪晋国下军的弓箭手怎么可以做到每一次有的放矢。

他们不知道旗语的存在,更不了解楼氏的弓箭手有专门的观察手,自然是猜不到答案。

其实,哪怕知道怎么回事,想要效仿并没有那么简单,要先将什么是弹道搞清楚。

关于弹道的相关科学,一点都不好研究出来。有这么容易,不会等到步入二十一世纪,全球有一百九十三个国家和三十一个地区,只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具备生产弹道导弹的能力。

事实是什么?仅仅是多少张力的弓,摆出多少度的仰角,箭矢最终的落点在哪里,一两千年能够搞懂的人都不多。

楚军武装了更多的弓箭手,其余兵种的数量肯定要减少。

子反又在楚军的第一“彻”布置了很多弓箭手,势必会让近战方阵变得更薄。

结果是什么?晋军的第一“彻”知道头顶箭矢一直飞过,当面的楚军却是开始步步后退。而双方付出的伤亡其实差不多。

楚军会退却的理由太简单,一样的伤亡之下,楚军发现身边的袍泽数量越来越少,心里能不发虚吗?心一发虚,双脚就会控制不住向后退。

本来在另一处高地的郤至来了楼令与魏颗这边。

“中军将要承你们的人情。只是嘛……”郤至幸灾乐祸了一小会,说道:“料想,你们也不敢让中军将欠下人情。”

什么说法?

对栾书有恩的人,不是反目成仇,便是下场相当不美妙。

只是开战不到两刻钟,楚军被迫投入第二“彻”的部队,他们还发现己方远程部队的齐射大多无效。

“刚才大概射了多少箭?”郤至问楼令。

“应该有两万左右?”楼令只能目测。

射出两万支箭?不能算少了。

当前,一场战役打下来,正常情况下消耗的箭矢,数量不会超过五万。这个跟以后一场战役打下来,动辄消耗十数万支箭,情况是不一样的。

说到底,还是生产力的区别摆在那里。

就实而论,战后去战场上捡起一支箭矢,只要箭矢不是出自楼氏,找到一支箭杆笔直的箭矢都难。

楼氏是因为有了一系列的配套工具,能够制作出更为精良的箭矢。

其余家族,匠人可以使用的工具极少,很多一柄斧头就要完成从伐木到箭矢成型的整套工作。

就算是使用芦苇或竹子来作为箭杆,以为笔直的芦苇或竹子会是占多数吗?缺乏相应的工艺来后天处理,芦苇或竹子保持生产期间的弯曲才是正常的。

战场上的交战还在继续,等楚军的第二“彻”投入作战,两边暂时僵持了起来。

“下军昨天的打法很新奇啊?”郤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