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包括君上与所有贵族认可。”
只要晋君周同意就能够执行,问题是会留下很大的政治隐患。
因此,只能是三个阶层全部一起做政治背书,一来是减少国内出现幺蛾子的可能性,再来就是让其他国家闭嘴。
晋国之君无法获得四成战利品,关其他国家什么事?确实是会影响到其他国家。
要是有人拿发生在晋国的例子要求本国的国君,算是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可以作为依据了。
不要忘记晋国是霸主国,届时提出那种要求的人,他们会提出一个观点,霸主国的君主都能够接受,凭什么本国君主不能接受。
并非每一个国家的君主都没有实权,好些国家的权力超乎想象的大,他们能够允许自己拿不到四成战利品吗?
事关自己的利益,谁还不会极力抗争呢?他们很难免就会对发生在晋国的事情说三道四了。
而国外形成舆论风潮,比如疯传晋国的卿大夫欺负晋君周,哪怕是卿位家族都要考虑舆论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无视的。
因为一旦对卿位家族不利的舆论形成风潮,其他贵族就会团结到晋君周身边,破坏晋国现有的政治格局,说不得就要打一场“保王战争”了。
很明显,郤锜和郤至都没有搞明白怎么回事,他们认为楼令将事情弄得太过于复杂了。
楼令其实一直挺困惑,看上去郤锜和郤至都不怎么在乎名声?
“明明君上一点力没有出,能够拿到其中的一成,还会产生不满?”郤至看上去比较不满,又说道:“我想看看谁敢叽叽歪歪,到时候出兵讨伐。”
楼令很无语。
那是所有国家的一国之君一直在拿四成。
即便是一国之君出力甚少,哪怕一点力气没出,一样拿四成的例子多不胜数。
谁叽叽歪歪就打谁?霸主国不是这么当的。
郤锜面无表情地说道:“好处不是由我们来独占。其他人别想坐享成果。”
有人不愿意多拿,勇敢地站出来进行反对。
他俩就没有明白楼令在做什么。
其实就是楼令为了防止被舆论所裹挟,想要率先裹挟所有人。
楼令跟郤氏的堂兄弟谈妥,没有逗留多久进行闲聊,不一会儿就提出告辞,再先后找荀氏和范氏的叔侄。
范氏那边在楼令阐述完自己的意见,得知郤氏堂兄弟认可,没有迟疑表示赞同。
荀氏这边出了一些状况,倒不是其它什么事情,单纯就是智罃拖了好一会才出现,让楼令与中行偃尬聊了将近两刻钟。
中行偃正不爽楼令干涉荀氏的内部事务,尤其是必须吃下那个哑巴亏,尽管表现得如同往常那般热情,还是让楼令察觉到气氛的诡异。
荀氏这一对叔侄在得知郤氏堂兄弟和范氏叔侄皆同意之后,一样没有做出犹豫或挣扎的表演,甚至中行偃表示可以挑大梁负责跟其余中小家族进行沟通。
目前,晋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中等家族不属于某个卿位家族的附庸,拥有完全自主权的小家族数量更多。中行偃要接触的家族,自然就是这些了。
“由中军佐前往沟通,自然是极好。”楼令知道中行偃想干什么,也知道中行偃能够笃定被发现意图。
有些事情压根就瞒不住,不如趁势将事情给办了,不对吗?
中行偃一定也是在趁机试探楼令的敌意有多强。
要是楼令对中行偃的敌意或恶意足够强,一定不会接受由中行偃负责跟那些中小家族进行沟通。
“很快就不是中军佐了。”中行偃一脸的笑呵呵。
楼令能说什么?他只能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在怎么处理战利品的事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