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优势就是重型机械厂。”
10年开始国家已经开始注重机床类的发展,从沈阳第一机床厂开始加大投入,兼并了大连机床厂,首都机床厂等国内一系列中大型机床厂。
在大规模兼并整合好内部结构以后,沈阳机床厂就开始了咱国内第一次对于数控机床的攻关。
因跟国外技术差距太大,导致沈阳机床厂对于数控机床的攻关并不顺利。
至少是最初起步时并不顺利,这时就有人提出一个馊主意。
那就是在国内都能兼并,而且能集中人才攻关,那我们为什么不在国际上也这么复制呢?
话糙理不糙,其实也都是这个道理。
那时候咱们看好的是德国第三大的机床厂,德国希斯公司。
这家公司倒不错,两方面也都很快达成了意向并在零零年以后也开始了重组整合程序。
(德国希斯公司本身技术力很强,手里也有着整套数控机床的技术,只不过这家机床厂的产品主要针对的是中端市场,但此时中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导致利润率其实并不高,特别是小鬼子打起贸易战来所有中端机床都属于赔本赚吆喝,这才搞的希斯公司濒临破产。)
但这次两方面的兼并行为被老欧紧急叫停,然后设计出多重条件。
那时候咱们嘴还小,只能捏着鼻子都签了。
这就导致德国德国希斯公司的技术并没有真正流回国内,而机床倒是流回国内了。
后来看这条道行不通,沈阳第一机床厂也算爷们,咬着牙,硬是给数控机床弄出来了,虽然小毛病不断啊,但至少咱国内有了。
本来沈阳机床厂知道自己生产的东西是啥玩意,所以也只能走地段低价竞争的例子。
但小鬼子更狠,为了绞杀咱们,直接推出了,免费借机床活动。
就是我的机床你暂时可以不买啊,借给你用,你用半年一年,感觉行了,我还可以连家租给你。
说白了就是玩倾销那一套,但咱们那时候还没转过弯来。
这就导致沿海省份大多数私企都在使用小鬼子机床,直接把小鬼子机床的普及率干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怕地步。
直接就按死了第一机床厂的发展之路。
要说你沈阳第一机床厂不作,老老实实在国内国企打开市场也行。
那时候都脑袋热么,直接学着小鬼子干。。。赔钱干。。就跟小鬼子竞争。
但咱们那刀头寿命跟精度。。。咳咳。。感人啊,软件还一堆bug。
再加上咱们推出这项计划的要比人家小鬼子晚,这就导致。。。。
破产重组被。。。那还能咋办。
而彪哥他们也就卡在这个时间点。
“我看沈阳第一机床厂的技术就不错,我们可以在鞍山搞个基地,做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公关,还可以自己跟北方公司合作,制作一些特殊机床,以增加咱们重工的根基。”
“咱们机械加工公司去年不是进口了一大批机床么?咋还不够熬?”
“进口的也都是中低端机床,而且功能和能制作的配件也都比较单一,如果咱们想做军工,那就的有做超大型配件的能力,就比如舰船的螺旋桨,飞机的涡轮,高耐热叶片等等,特别是一些舰船和大飞机构件,那都需要特大型的冲压机,都不是一般的中低端机床能够做出来的。就拿飞机里面的涡轮来说,咱们想一次性打磨出来高精度大型涡轮,那就的至少用大型五轴联动机床,现在国外最先进的是大型七轴联动,那种大型高精度的机床,咱们国内不是生产不出来,而是能生产出来,只不过不能大批量生产而已,而且很多地方需要从基础公关,比如刀头,高硬度轴承等等,这些都的从材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