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翻了一个白眼,这老头坏得很。
竟然威胁他这个十岁的娃娃。
对着房玄龄一拱手,李承乾直接回怼道:“既然刑国公如此做,那么自然有办法解决百姓存在钱庄的银钱。”
“富通钱庄眼下要兑付给百姓的银钱缺口因在一千万贯左右,不知刑国公这一千万贯由谁来出?”
“这……”房玄龄瞬间语塞了。
他也只是想逼一下太子,不料太子不上套。
这个办法房玄龄自然知道行不通。
关了钱庄,总要磨平账目。不磨平项目,恐怕百姓要闹起来。
一个李承乾不认识的官员瞬间站出来,拱手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国库一百万贯都拿不出来,更加别说千万贯了。”
李世民抿着唇,挥挥手:“戴胄,你不必一惊一乍的,此事朕清楚。”
有些头疼。
一谈到钱,户部的人总会跳出来哭穷。
李承乾也是意外的看了眼戴胄,没想到这人便是未来的大理寺卿。
自从民部改名户部以后,戴胄便做了户部尚书。
要到贞观六年以后才会调任大理寺卿的位置上。
“谢陛下。”戴胄紧张的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感觉这一千万贯压在户部,会要了他命一般。
李世民没好气的看了眼李承乾:“太子,有个解决办法便说出来,不必藏着掖着了。如没有太好的办法,朕只能按照刑国公所言,封了钱庄,给百姓一个交代。”
闻言,李承乾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没想到李世民也如此说。
抿了抿唇,李承乾这才拱手道:“父皇,法子是有,就看父皇和大臣们想要哪种结果了。”
哪种结果?
瞬间在场之人均对视一眼,不理解李承乾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也不卖关子,直接了当的说道:“首先,那便是富通钱庄还要不要存在下去。”
“身为钱庄,一味只想着利益,不考虑实际情况,导致了今日挤兑的发生。哪怕外面谣言满天飞,钱庄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这是很危险的。”
“百姓将毕生积蓄交与钱庄,那是对朝廷的信任,对钱庄的信任,而没有抗风险能力的钱庄是在辜负百姓的信任,更是在挑战朝廷的权威。”
“故而,儿臣今日还请父皇在商律之中增加一条,想开钱庄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地方衙门无权审批这种金融性的场所。批复标准,那便是开钱庄的东家有没有实力。列入钱庄给朝廷一百万贯的担保金,钱庄便能吸纳储户不得超过一千万贯的银钱。”
“没有足够的保证金,钱庄出事就要朝廷为百姓负责,朝廷不是冤大头,不是世家商贾的敛财工具,还请父皇应允。”
一番道理说下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三个大唐个顶个的聪明人纷纷颔首。
至于戴胄也是两眼放光。
一百万贯的押金,那是不是可以说,这钱进入户部。紧急的时候,调拨不出银钱,可以暂时挪用,来年税收上来可以补上?
这就不需要户部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去酬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想着,戴胄连忙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此法甚好,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一行都有规矩。从前商贾默认这些规矩,朝廷便可将这些规矩写进律法当中。”
“臣附议。”
房玄龄和杜如晦短暂的对视一眼后,也就同意了。
觉得用律法约束,是最好的。
魏征却站出来问道:“太子殿下,这一百万贯押金,可吸纳一千万贯,要是钱庄出事,剩下的九百万贯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