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啧了几声,惋惜的说了声:“郑府尹这两日恐怕要辛苦了,整个东市全是百姓,这治安可不太好维持。身为京兆尹,你可要小心百姓闹事,被人抓住了把柄,当心头顶的帽子。”
哈哈哈!
说完之后,李承乾哈哈一笑。
虽然未上朝,可百官们议论之声也是悄咪咪的,也只有李承乾才敢如此大声嘲笑。
笑完之后,李承乾看了眼其余的五姓七望官员,忽然道:“不知道富通钱庄背后的东家是何人,听说现在富通钱庄每日只开四个时辰,满东市全是百姓,这富通钱庄如此做确实寒心。”
说着说着,他露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不过没关系,昨日父皇下了旨意,天下所有钱庄开设必须要父皇和朝廷的审核,富通钱庄既然开了,审核就不需要了,不过新的规定还是需要的。”
新规定?
这下五姓七望对视观望,眼中尽是迷茫。
什么新规定?
百官也是如此,除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胄四人之外,恐怕知道这件事的也不多。
主要圣旨上并未写明新规。
“陛下到。”
在大伙发愣之际,李世民来了。
李承乾也只能无奈的走到了武将的前端,恭敬站着。
觉得困意,他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一句话,是李承乾拍完马屁,李世民不要脸的让礼部加进去的。
李世民每日上朝听这话,嘴角都不自觉的勾起:“平身。”
随即看见了李承乾。
这也是李世民养成的习惯,来的第一件事看看逆子到没到。
没到就会询问。
“不知诸位爱卿,今日有何事启奏?”
李世民问话,百官们均是你看我,我看你,一声不吭。
有什么事?
现在大唐属于国泰民安,哪怕有水患和干旱,只是在朝堂上议论稍后问题。
户部不需要筹粮。
吏部不需要派人去监督。
只需要户部一句话,聚宝盆商行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调粮去受灾地。
比朝廷的速度还快。
只需要户部到时结算银钱即可,毕竟粮食也需要花钱购买的。
到了受灾的地方,就开始以工代赈。
干旱,就让百姓去挖水渠引水。
洪涝,就让百姓去修建堤坝。
一系列措施下来,贞观二年算得上过去五年受天灾死亡人数最低的一年。
看大家都不说话,李世民只能主动开口了。
“戴胄。”
“臣在。”戴胄捧着笏板站了出来,恭敬的行了一礼。
“昨日富通钱庄一事,你可调查清楚?”
戴胄颔首道:“陛下,富通钱庄一事,完全是泛滥放贷所致。”
“臣昨日与太子殿下在长安城抓捕了五千余追债要债之人,手段极其恶劣。其中捉钱令史便有千余人,富通钱庄要债的有两千余人。”
“哦?”李世民挑了挑眉,问道:“这加起来也就三千余人,另外一千多余人是什么人?”
戴胄不假思索的回答:“回陛下,剩下的一千余人都是游手好闲之辈,他们跟着捉钱令史,想着要是有人升到了官吏,他们便能接手这活。”
听的在场很多官员都皱起了眉。
他们没想到一个捉钱令史的活计,都开始排上了队。
戴胄不管四周人的神情,继续道:“陛下,臣还查到了一件事。”
“说。”李世民也是皱起了眉。